两部近百亿,这才是国内票房最高的系列电影。
从剧情上看,总体节奏尚可,内容很感人(如吃土豆),一些细节十分真实(如三三制),怪不得豆瓣评分7.4分。
但苏哲总觉得,这些票房也好,评分也好,主要是因为背后的历史和真实的故事太感人了。
至于电影本身,其实存在很多瑕疵。
尤其是太子演的万里,着实不讨喜,和整个影片的风格都有些格格不入。
但《长津湖》毕竟是最能反应先烈的战争片。
和它比起来,《战狼》就是一虚构的兵王冒险片,《红海行动》是现代禁毒战争。
禁毒战士们当然可敬又可爱,但在感人程度上,肯定无法和先烈们的厚重相比。
苏哲琢磨了一会儿,还是决定:
“还是《长津湖》吧,大不了我改改剧本,把万里删掉呗!”
反正他又不可能饰演万里,要演也是演男主角千里。
于是,他辛辛苦苦地抄完了第一部《长津湖》的剧本,交给军区,却得知:
“剧本非常出色,但翟效文导演已经拍摄抗美援朝战争了,能不能换个题材?”
同一题材没关系,但同一年上映同一题材,还都是军区协助,必然会互相分流票房。
军区不在乎票房,但当然不会愿意,协助的两部电影互相影响。
苏哲挠挠头,他和翟效文导演合作过,知道这人脑子僵化,估计拍不好这场伟大的战争和伟大的先烈们。
他很想告诉军区,别相信翟效文,别让他浪费了这么好的题材,还是让我来拍吧!
但翟效文毕竟是全国知名的大导演,主旋律界的顶级导演,在真正失败前,无法靠苏哲的猜测说服军区。
“不能拍《长津湖》,《战狼2》和《红海行动》又是现代战争……总不能拍《八佰》吧?”
国军先烈也要尊重,但那部电影的味道更奇怪……
苏哲挠挠头,仔细回想了片刻,终于想到了一个名字,一部很老的电影,确实华夏最经典的战争片,评分9.5分,远超《长津湖》。
那就是——谢晋导演在1984年拍摄的电影《高山下的花环》。
这部电影改编自同名小说,是李存葆以现实人物为原型,在1982年创作的中篇小说,反应了对越自卫反击战中发生的感人故事。
《高山下的花环》在苏哲的上一代中,名气很大,是经典的军旅文学和战争片。
但在他那一代,很多人都没有听说过,毕竟这部电影上映时,40岁以内的人都还没出生呢。
苏哲一开始也只是听过名字,见到过有些人将《高山下的花环》和《地道战》放在一起,作为经典战争片举例。
但具体的影片内容,他一直没有看过。毕竟谁会对一部84年的老电影,还是主旋律电影感兴趣呢?
在他心里,别说80年代的主旋律电影了,就连大部分新世纪的主旋律,都是无趣的样板戏。
甚至还不如样板戏好看呢,《林海雪原》比大部分主旋律电影好看。
在那些粗制滥造骗补贴的主旋律电影里,主角永远伟光正,充满了各种口号,最终正义战胜邪恶。
除了强制包场外,谁会对这种电影感兴趣呢?
但在《长津湖》后,有营销号和up主算是“拉踩”,提到了《高山下的花环》,强烈推荐,还做了解说。
苏哲才好奇地观看,发现自己远远低估了这部电影。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部电影比后辈们敢拍多了!
当时还是奶油小生唐国强饰演的男主角赵蒙生,根本不是苏哲想像中脸谱化的英雄。
他作为红二代,被母亲安排去军队镀金,却在战争开始前,打算临阵脱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