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才排练,吕剑根本不可能捞到饰演“郝建”的机会,圈内的演员们会发疯似的抢夺。
只不过对于苏哲来说,被一个角色覆盖真名是不可能的,却依旧给他一个不小的惊喜——
“他祖坟冒青烟了,遇到了苏哲提携,这可是圈内第一的伯乐。”
现在“小俊”火了,和他无关。
但这是艺名,实在没法抄,太奇怪了;也没必要抄,又不会影响剧本结构和包袱。
万一开始s3赛季呢?
粉丝们吹嘘的新时代小品王有些名不副实,路人不太认。
更讽刺的是,这个角色还是为他量身定制的,名字都叫“小俊”。
换苏哲饰演后,已经设计了一些包袱,而且小俊这个名字也很正常,就干脆继续沿用下来。
如果不是苏哲本身太有名气,甚至很可能大家只知“小俊”,不知“苏哲”。
程永俊懵逼地点头,终于弄明白,剧组内都知道他辞演“小俊”了。
就干脆用了原定演员程永俊的名字——小俊。
只要想一想,他如果坚持下去,继续饰演“小俊”,就能比现在的吕剑更出名,热搜榜第一被他牢牢霸占。
“笑死我了,没想到世界上还有如此傻的人。”
“有的人就没这命,这辈子都红不了。”
“别这么说,电影火了,肯定比小品更好。”
“但他就是个配角啊,电影火了,和他关系大吗?”
程永俊听到这些背后的议论,脸都红透了。
圈内讨论就罢了,由于故事实在太有戏剧性,自媒体立即报道,让圈外都知道了——
《他竟然辞演“小俊”!》
《程永俊和“小俊”的故事》
《他临春晚前放鸽子,让苏哲不得不亲自上场》
一系列报道出来后,程永俊瞬间成为了笑料,而他背叛苏哲的行为,也让广大的甘蔗群体,对他充满了厌恶。
这让他的公众形象,变得可笑又可恶——这几乎是最糟糕的形象了。
只不过,苏哲没空关注程永俊的笑话,他连除夕都没法过,上完春晚,就要忙着《唐人街探案》的上映。
《唐人街探案》是他除苏式武侠外的最大ip,而且很有可能成为短期内最圈钱的ip。
(长期来看,还是苏式武侠更赚钱,毕竟还有游戏、不断翻拍等长期赚钱的方式。)
前世唐探三部曲就累计票房近百亿啊!这还因为最优秀的第一部,票房成绩扯了后腿。
苏哲相信,以他现在的号召力,第一部受到的关注一定超过了前世的主演,达到第二部的票房应该不难吧?
如果第一部就爆了,那三部曲能圈多少钱?
哪怕他照抄前世狗尾续貂的第三部(肯定不抄第三部,太难看了),也赚翻了!
苏哲估摸着,自己的身家估计能破百亿,绝对的娱乐圈首富。
这让他鼓足干劲,一点不觉得过年需要放假——钱给足了,完全可以不放假——全身心投入到最后的宣传中。
其实该做的宣传都做了,该知道的目标观众都知道了。
但春晚给了《唐探》一个宣传和蹭热度的好机会,宣传部门立即炮制出几篇软文——
div&nt;ntentadv" 《春晚没看够?电影院继续看唐探,笑破你的肚皮!》
《当“小俊”成为侦探》
《比小品更好笑,全程笑点,阖家欢乐》
这通过大数据投放到一些中老年观众面前,真的吸引了不少人临时决定购买电影票,大年初一和全家人一起看比小品更好笑的电影。
宣传部门预计,仅仅在第一天,这些软文就至少能增加几千万票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