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也就随意起来。
“殿下您要这么说,其实也没错,这些时日您跑到太湖上玩耍,正事不管,还不都是老臣在操劳?”
赵孟启毫无愧疚之色,反而一脸理所当然,“能者多劳嘛,我还只是个懵懂学童,哪里处理得了政务,只好由您老多担待些。”ъìQυGΕtV.℃ǒΜ
“惯会胡说八道。”吴潜吹胡子瞪眼,“殿下若是懵懂,那些士绅岂非输得很冤枉!?”
赵孟启耸耸肩,“哈哈,那是因为他们太过贪婪,再说了,我也就出了个嘴,事情还不都是你们在做么。”
“是啊,上头张张嘴,下头跑断腿,老臣就是这跑腿的命哟。”
吴潜嘴上看似埋怨,眼中却满是欣慰,这次燕王的谋略实在让他刮目相看,运筹帷幄间,不但解决了粮食危机,还打击了豪强,推进了经界,为太湖治理奠定了基础,一举多得。
“嘿,那您老可得好好保重身体,以后这跑腿的事只会越来越多呢。”赵孟启也在一旁坐下,然后招呼着随行的学官,“曾教授,舒司库,柳助教,你们也都坐,不用太过拘束。”
“殿下赐,不敢辞,下官们失礼了。”
几个学官见一老一少相处很是亲和随意,颇有君臣相得之感,心情也随着这氛围变得轻松起来。
赵孟启看着几个学官,随和道,“你们请我来,可是遇到什么难处了?那就说说吧。”
教授是府学最高主官,司库则通称为钱粮官,管理后勤财务,助教主要负责教学。
三人眼神交流一番,便由舒司库开口,“殿下,是这样的,这次水患导致学田绝收,府衙也决定免租,这倒也是应当,只是少了这笔收入,又逢科举年开支大增,学校经费不免捉襟见肘,吴公说府库暂时也拨不出钱粮,所以只好向殿下求助了。”
府库没钱?不能吧?
赵孟启狐疑着看向吴潜,只见他眯着眼假寐,似乎什么都没听到。
随即灵光一闪,赵孟启反应过来,失笑道,“你们关心的,其实是官田改制的事吧?”
三个学官讪讪一笑,“殿下英明!”
官学的经费最初时是由地方官府直接拨给的,有时学校也会自己通过印刷图书出售来筹集一部分,偶尔还有民间捐赠财物来助学。
但随着学校规模日渐扩大,学生人数益多,所需要的经费就越来越庞大,靠这些不稳定的收入已经难以维持,经常入不敷出。
随即在乾兴元年时,有国子监官员奏请朝廷,赐给兖州州学十顷学田以为学粮,从此便开启了学田制。
在宋以前,历朝解决教育经费的措施都是临时性、权宜性的,没有确立较为稳定的保障机制,而学田制的出现,为文化普及和教育兴盛停供了良好的物资基础。
这学田当然不是让师生们自己去耕种,而是租给佃户以获得地租。
一开始,是从当地官田中划拨,通常大府上州多为十顷,一般州府多为五顷,县学则多为两顷。
这个收入倒是比较稳定了,可一顷田也就是一百亩,收到的地租也不多,渐渐也支撑不住。
对于宋代地方官来说,教化才是最大的政绩,因此地方官府开始竭力收集养士钱财,往往将绝户或者产权不明的田产判给学校,另外还有没收的寺庙田产,转化其他形式的公田,富户捐赠,或者用地方财政的结余买田,有时候学校也会自筹资金买田。
于是,学田越来越多,成为了公田中最大的一项,单就这平江府学名下,就有三万一千多亩,每年收租折钱五万贯。
如教授这般有正式品级学官的俸禄是由朝廷支给,一般不从学校经费里支取。
官学经费开支主要有两类,一是学生食费和津贴,伙食占了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