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宫的学生见自家先生教育了别家书院的人,或多或少,与有荣焉;反观正蒙书院的学生,则有些尴尬,邵空和小萝卜甚至有些恨铁不成钢,因为他俩也知道孔子这句名言,这一向厉害的陈开,怎么就自己挖了一个坑往进跳?
“不对。”陈开的音调并不高。
“嗯?”老头露出疑惑神情。
“我是说,老先生的理解不对,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表达的肯定不是性别观,嗯,就是你以为的那个男尊女卑,就是性别观。孔圣人三岁丧父,由母亲抚养长大,据传圣人至孝,主张孝道,言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所以如果按老先生的理解,圣人就失了孝道!”
“我也没有说圣人这话中的女子指的就是天下女性,你不学无术,殊不知当时女子指的是未及笄的女孩子,未读诗书,不慕礼仪,岂能假以辞色!”
老头说着,白了一眼罗丁儿,登时把丫头气得直跺脚,一时却又不知道怎么反驳,陈开却并不着急。
“还是不对,与未成年的女子计较,与孔圣人的宽容之道不合。退一步讲,就算从字面上这样去解释女子,那小人又做何解?无论解释成年龄小的人,还是与君子相背的人,从语言逻辑上讲,都无法与老先生所解的女子构成并列关系!”
“既然这也不对,那也不对,那你倒是解读一番,也让老夫开开眼界!”老头虽然从没听过“逻辑”为何物,但陈开话里的意思,他还是听明白了,当下转攻为守,他相信,以陈开的年纪,不可能对先贤的名言有什么独到的解释,就算对方歪扯什么,以他自己的学识,也足以反驳。
“我这里倒是有两种解释:其一是我自己的想法,孔圣人这句话乃是对家人戏谑之言,小人是他家中仆人,女子是他妻妾或者晚辈,调侃说笑的话,不必太认真;
其二则是我听另一位…嗯,姑且当他是儒师吧,他注解的意思是,圣人周游列国,向诸侯、王宣扬自己的主张,小人指佞臣,女子指的是诸侯、王宠幸的妻妾,意在劝告诸侯、王不要受佞臣和美人的蛊惑。
我觉得这两种解释都说的过去,也许还有其他也讲的通解释,但男尊女卑的解读,我觉得一定是错的。”
陈开一番话后,周围的人都陷入了思考,而老头已经懵了,一时间竟不知道怎么反驳。
“好,好,好!小友年纪轻轻,学识不凡啊!”一位矍铄老者和一个熟人,同时走来。
有学宫的学生主动让开并向二人行礼:“周师!梁兄!”
和陈开争论的老头也拱手口称“芼公”,对来者十分尊崇。
“梁兄,逛了一早上没见到你人影,我还以为你把我们介绍过来,就撒手不管了。”陈开笑着先和熟人打招呼。
熟人是学宫的学生,也是张老夫子的学生——梁承,这次学宫交流,便是由他促成。
梁承先向和陈开争辩的老头行了弟子礼,才笑着回道:“早上忙了些事情,陈兄弟莫怪,给你介绍一下,这位是山长,周师,与你争辩的这位是陆师。”
此前开口的称赞的,正是那姓周的老者,此时他先对那些行礼的学生说道:“嗯,好了,你们都去忙自己的课业,完了好好也想一想陈小先生的话。”然后又对陈开等人说道:“老夫周皓,让正蒙书院的诸位见笑了!”
“山长当面,失敬!”陈开淡然拱手,然后侧头,对姓陆的老头微微欠身,算是留了面子。
罗丁儿等人倒是惊了一下,这位可是应夏学宫的山长,更是儒学大家,名望甚高,也连忙行礼:“见过周夫子!”
周皓倒是十分和气对大家笑笑,然后对着先前呵斥陈开和小萝卜,此时一脸窘迫的老头道:“叔春,知错能改,善莫大焉,这句话,你下去好生研读!”
“叔春谨记山长训示!”周皓开口,老头很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