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政郡主生得很漂亮,冰肌玉貌,气质不俗,性情温柔大方,说话也十分亲切和气。
她今年已经二十一岁了,在李俪君这个小堂妹面前,表现得一派长姐风范,不但安慰小堂妹不要因为母亲去世而过于伤心,也关心地询问起李俪君在三原别业里的守孝生活。
和政郡主倒不觉得李俪君住在三原乡下,远离长安,就多么可怜多么受气,只是觉得她能有机会多陪伴在亡母身边,也是一件好事,鼓励她在乡间住着,也可以勤于向学,趁着年纪小,多读读书,学点东西,不管学得怎么样,打发时间也是好的,也能少想些伤心事。
和政郡主还问起李俪君有没有想要的东西,比如吃的,用的,等等。衣料什么的她是不担心的,因为李俪君手上还有赵陈记这么一个以衣料闻名的大商号。她只是觉得,李俪君一个小孩子,没有同母所出的兄弟姐妹,家里长辈的情况又很复杂,可能会遇到想要什么东西,却不方便开口的情况。和政郡主生活在长安,又得圣人宠爱,想要搜罗什么东西,都比李俪君方便多了。她愿意为小堂妹一点方便。
当然,考虑到两人从前并没有什么来往,和政郡主又是因为随圣驾到了芙蓉园,偶然听说李俪君在这里,才忽然起意前来拜访的,两人彼此关系都还生疏,所以,她提出了一个小小的要求,顺便拉近双方关系:“赵陈记今春新出的几款料子,颜色都十分合我心意。只是东宫采买上的事,都由良娣做主,我不便过问,打发宫人去东市买料子,又总是抢不过别人……俪妹妹若方便,能不能先匀我几匹?我一定照价付款!”
李俪君笑道:“这有什么?和政姐姐只管打发人到店里来,想要什么颜色的料子,拿走就是了。钱也不必跟我算,只当是我送给姐姐的新婚贺礼,过于简薄了些,还请姐姐别嫌弃。姐姐即将大喜,我是不可能亲往道贺了,只能提前祝姐姐百年好合。”
和政郡主双颊飞红,面带羞意地低了头。不过她还是大大方方地道了谢,又说:“等我将来出了宫,出行方便了,就去三原看望俪妹妹。”
李俪君笑笑,并没有太当真:“嵯峨山景致还是很好的,姐姐夏天过来避暑,必定不会失望。”
和政郡主陪着李俪君聊了大约两刻钟的天,便告辞离开了。她给李俪君留下了一份见面礼,却是一对碧玉钏,质地很好,做工上乘,颜色与她今天穿的裙子很相配。李俪君怀疑她是发现自己在这里后,临时起意前来拜访,方才从手上现捋下来的。
不管怎么说,和政郡主今天虽然来得突然,态度却很和气。李俪君也看得出来,对方并非虚情假意,眼里对她的关心都不是假的。想想和政郡主也是幼年丧母,大约是看着自己,有了同病相怜之感吧?只是和政郡主虽然失去了生母,却有养母韦妃照顾,还有同母兄长广平郡王,跟其他兄弟姐妹们的关系也不错,更格外受到父亲太子李亨的宠爱。她比李俪君可要幸福多了。
二红便忍不住感叹:“和政郡主真是个和气人,生得又如此美貌,怪不得世人都夸她好呢!”
李俪君点头。和政郡主——将来的和政公主——不但如今在长安城里名声很好,连在史书上也都是人人称颂的。这是一位唐史中少有的贤良公主,堪称公主楷模,不但在政治上很拎得清,个人品德上也无可挑剔,孝行还上了《二十四悌》,此外还夫妻恩爱,生了五子三女,只可惜太短命了些。她是三十多岁时因难产而死的。
李俪君对此没什么好说的。和政郡主愿意关心她,她也会有所回报。但别人的人生,她是不会擅自插手干涉的。
二红不知道李俪君在想什么,还在小声说:“奴听说和政郡主要嫁给秦国夫人的小叔子,也不知道那位柳郎君为人如何?配不配得上她?”
应该是配得上的。史书上的和政公主驸马柳潭,才貌俱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