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军还是高句丽的骑兵,都有那么一丝停滞,但人力哪能和骑兵相比,一刹那时候,只见唐军军阵中顿时被破开一个口子。
后面士兵来不及上前,就再次被骑兵冲击撞开!
一时间唐军损伤惨重!
山岗之上,李世民,杜如晦,姬松几人看着用望远镜看着下方的大战,当看到敌军第三次冲击军阵,并且破开军阵之后,心下顿时一紧!
“英国公何必如此?我军已经设下埋伏,只要将敌军引入,我军就能出其不意,给渊盖苏文当头棒喝,但现在明明时机已到,他为何还要誓死抵抗?”
杜如晦虽然也上国战场,但毕竟不是专精此道,有些不解道。
李世民没有回答,而是头也不转地看向下方,只是对姬松说道:“你也算是军中的大将了,你来给杜相解释解释,李绩为何会如此!”
姬松稍一思索,说道:“杜相你看!”
他指着底下的战场,道:“刚才虽然也算激烈,但总是少了些惨烈。渊盖苏文不是傻子,反而是个聪明人。”
“聪明人就爱多想,也对自己的判断极为自信!”
“两万人阻拦十五万人本就惹人生疑,要是不付出足够的代价,英国公就算撤离,他也不会追赶,甚至从其中窥得我军布局。”
杜如晦思索道:“你是说李绩是故意的?故意让两军处于势均力敌的状态?然后在自身兵力不足的情况下,在高句丽的不断冲击下,慢慢漏出颓势?”
姬松笑着点点头,道:“不错!”
“不然何意让渊盖苏文相信我们是真的败了?只有让对方相信我军是真的撑不直才撤退的,这才可能继续追击,从而进入我们设好的圈套。”
看着下面的局势,姬松突然漏出莫名的笑意道:“要是我猜的不错的话,此时渊盖苏文已经开始派人探查山上局势了...........”
“报.........”
“启禀陛下,刚才有数百高句丽斥候开始上山探查我军情况,将军派我来请示陛下现在是否出击?”
李世民放下手中的望远镜,没好气地瞪了姬松一眼,好似在责怪他的乌鸦嘴。
“告诉无忌,此战由他们做主,什么时候出击都由他们自己决定,朕绝不干涉,同时也叫他不必询问朕的意见!”
“遵令!”
看到离去的传令兵,杜如晦着急道:“陛下,要是被敌军发现我军动向,那岂不是全做了无用功?”
“现在敌人还不在我军的埋伏圈内,一旦出击,必然打草惊蛇,这.................”
他此时竟然有些进退两难,打不是,不打也不是,这该怎么办?
“谁说他们不再我军的埋伏圈内?”
李世民好奇道。
杜如晦傻眼了,大军布局他就在场,现在明明没有进入埋伏,但皇帝的意思却是对方已经进入了?
这是皇帝傻了,还是自己傻了?
“杀!”
“杀啊!”
轰~
突然,一阵喊杀声传来,杜如晦浑身一震不可思议地看向高句丽人的大后方和左右两侧。
在那里,一只数千人的骑兵和数万大军急速从山上冲了下来。
还在搜山的高句丽斥候呆立当场,因为敌军竟然就在自己的眼皮子底下,但自己竟然没有发现一个?
“这.....这怎么可能?”杜如晦失声道。
因为那些步兵就出现在距离高句丽大军不远处,这样近的距离,怎么可能没发现?
“这你得问这小子,别问朕!”
李世民没好气道。
姬松上前拍了拍杜如晦的肩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