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教了半年多的学生在他们的眼里变成了香饽饽,特别是朱舜最早开始教的那些工匠孩子和王府老人的子女,学习的时间稍长,知道的也多一些,那些人就盯住了他们,可是满打满算,才不到二百人,怎么够分?
最主要的是,朱舜现在不允许他们开始工作。
“这样吧,以后那些孩子们的课外实践向你们倾斜一点,毕竟他们学习的时间还是太短了,许多东西还没有学到,还不能毕业。”
朱舜也有些无奈,毕竟教育不像种粮食,种子播下去,悉心照料,一段时间后,就可以收获了。
人才的培养,不光有悉心照料,还要水磨功夫,慢慢磨,得有耐心,几年以后才会见成效。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可不是开玩笑的,以前看小说上,教导学生只需要个十天半个月,那都是搞笑,因为光汉字的读写,都要一辈子学习,更别说那些对于明朝人来说更加陌生的物理化学了。
现在的知识量还不像后世那么多,但是对于一清二白的那些学生来说,也要花长时间来学习。
朱舜的计划,这些学生最少要在学校里待够两年,才会允许他们开始工作。
“那就行,这样许多记录和资料整理就可以交给他们了。”
侯亮听到朱舜的话,高兴不已。
“你是种庄稼的好手,知道好的种子的重要性,你们不能光依靠我,要有自己的规划,农业人才到什么时代都是宝贝,所以你现在不光要研究高产作物,把目光看远一些,把你们的种植经验,研究经验记录好,挑选好,整理成系统,为以后自己培养人才做准备。”
朱舜也是有感而发。
想到后世的一些情况,那些办企业的几乎都不办自己专业的学校,或者说把学校都给办死了,至于原因有很多种,但是最主要的是不重视。
一个企业要想有长远的发展,自己专业的学校是必不可少的。
“可是,我们不会教啊?”
听见朱舜的分析,侯亮一脸的苦色。
“不会教?就去学,学习怎么教学生,一代人不行,就两代人,慢慢来,总有一天,你们可以骄傲的告诉世人,某某农业学家是我们教出来的。”
朱舜的声音坚定而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