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一年,大明抵达长崎港的商船,足有近三百艘次,随船抵达的中国商人多达一万多人次。
抵日的货物主要便是生丝、丝绸、茶叶、瓷器,蔗糖,还有鹿皮象牙犀角香料。大多数货都是大明产的,有一些则是自南洋贩来转售日本。
对日贸易利润极高,比如白糖,在广州港一两六银子一担,运到长崎四两五一担,红糖广州九钱一担,到长崎二两五一担。
南京生丝在广州一百二十五两一担,到长崎二百三十两一担。
水银广州四十两一担,到长崎一百一十五两一担。
其它铁、锌、槟榔、蜂蜡等,都是有很高利润。
而大明去年从日本进口的铜,达到五百万斤之多,另外还进口了大量的银和金,这些运回大明,提炼加工成金银铜币,或制造成银器等,利润都很高。
日本是产银和产铜大国,其银铜价格都不高,在美洲白银输入减少的情况下,日本银现在成了绍天朝重要的白银来源地。
去年小金元都进了五万多块回来。
之前日本虽允许中国和荷兰商人前往贸易,却又设了贸易额度,给荷兰人才三十万两限额,给中国商人是六十万两。
不过自从三年前开始,这个限额其实对大明,尤其是对绍天朝的商人已经不再实行。
相比起荷兰人以前主要靠从中国采购商货,转销日本的模式,大明自己就有庞大的市场,供货能力也更强,在与日本的贸易中,占据完全的优势。
而且绍天朝趁着之前与荷兰人在台湾交战,封锁了他们的长崎巴达维亚贸易航线,趁机更是迅速的抢占了荷兰人在长崎的市场份额,等荷兰人再回来时,已经发现没他们位置了。
虽然他们可以在大明诸港自由采购商货,可比起大明海商,已经没有半点优势。
贸易额的巨量提升,也让日本幕府甚至各地大名们收益激增,锁国令其实也就成了一纸空文。
毕竟谁也不愿意放弃这么大的利润。
日本现在唯一还坚持的,就是禁瓷器令,禁止大明把中国瓷器运往日本,仅允许一些高端瓷器进口,关税还特别高。
可这并难不到大明商人。
日本的瓷器业不如中国,但比起东南亚诸国,甚至荷兰等还是强多了的,所以大明商人去日本贸易后,不仅采购大量铜银压舱,也还采购大批日本瓷器,因为日本瓷器出口有优惠。
采买后随船回到中国,再转出口南洋各国,一样不有不少利润。
甚至对大明的瓷器产业也没什么冲击,因为日本瓷器顶多算低端产品,与占据高中端出口的大明瓷器并不冲突。
大明船商还能在日本那里拿到优惠补贴,关税减免等。
也正是大明商人这种讲究精神,让日本幕府现在对这种贸易很满意。
各地大名们更希望全面放开贸易,这样他们也能获得良多,不过德川家还是有所保守,仅是增加了几个港口,主要还是集中在德川家的地盘上,不给其它大名们发展壮大的机会。
甚至对于大明提出希望萨摩藩退出琉求的要求,德川家不顾岛津家的反对,也同意了。因为萨摩藩以前出兵控制琉求后,经常借用琉求的名义跟大明朝贡贸易,不顾德川家的锁国令,通过海贸赚的盆满钵满,发展迅速,有些控制不住了。
德川家在里面并没得到什么好处,所以同意大明的要求,让萨摩藩退出琉求,这事引的萨摩万分不满,跟幕府关系紧张。
可幕府哪管你这个,不服那就开打。
当初锁国令的目的之一,本就是限制一些大名的发展,避免威胁幕府将军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