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始一直未表态并处于思考中的张清诧异的看了眼身边的马兰,然后举起了手表示要发言。
很少参加重大作战会议的张清还有些拘谨。
在李平示意后,他说:“我也支持总兵的意见。打仗比的不是人多人少,比是的纪律、训练、经验、勇气和战术等等。在北地,建奴常常能以少胜很多的俺们以及蒙古人就是这个道理。
咱们现在其实也很强,只是大家没有意识到和不自信。草率的把后背留给敌人并不是个好选择。”
张清认同的是李平的分析,长年的边地军旅让他对精锐和非精锐部队之意的差距有着更深刻的认识。以少胜多甚至胜很多,他听到过太多太多,也见识过不少。
有张清用自己的切身体会来给李平背书,周文也突然间转变了态度。
周文虽然大多数时候只是个副职,但他的博学和能力早已得到普遍认可,是除李平外最令官兵们愿意相信和服气的高级军官,甚至其威信也早已经盖过了马永、段强和胡忠山这三个李平的铁杆亲信。
他的态度转变也因此最让人震惊。
马永和段强在错愕后也急忙表态支持李平的决定。
他们没有周文那样的条理清晰,也说不出什么新意,甚至可能内心仍然是对进攻持怀疑和反对态度的,但他们还是强调了无论上刀山下火海都要跟着长官干,相信李平一定会继续带领他们创造奇迹。
当最骨干的力量开始转为支持,反对的声音顷刻间戛然而止。
进攻的调子也迅速被确定了下来。
当在夜幕中部署完明天的进攻计划,送走了一个个仍然明显惴惴不安的军官们时。
一个人的李平却彷徨起来。
他不知道自己的决定是对是错,不管分析的多么条条是道,也不管以少击众听着多好听多爷们,但真的去面对又是另一回事。
那需要的是巨大的勇气。
而一旦失败,后果将无疑是可怕的,也是灾难性的。
李平再次纠结起来。
但正在他纠结的时候,军营之外远处的东北方向却突然传来了军号的报警声,接着是大量的动静。
李平一惊。
东北方向是湘阴县城。
张献忠不会是忍不住决定趁黑打过来了吧!
但当休息的部队被紧急唤起并严阵以待时,警报又很快解除。
原来是一支一千多人的张献忠兵马趁夜色逃过来投降。
大感意外的李平立即接见了这支很顺从被解除武装的投诚部队首领。
一个麻城的前农民,一个曾经的里仁会会员。
据这个叫陈子道的首领讲,他之所以前来投诚就是不想再跟着张献忠这个他曾经以为的大英雄实际上不过只是一个嗜杀无度的大贼干了。
他的信仰让他不愿意再继续充当张献忠滥杀的屠刀,他带来的这一千多人中的数百名麻城骨干也都不愿意。
原来,里仁会也好,直道会(又称洗耳会)也好,从名称就能看出是奉行完全正统的意识形态的,并深深扎根于行侠仗义、兄弟结拜以及武侠传奇所演绎的暴力儒学。
里仁会中的里仁含义其实就是仁慈地对待邻里,也是长期以来麻城地区的底层民众被反复灌输的道德准则,是乡村地区缓解矛盾不可或缺的重要黏合剂。
也正是如此,麻城的官吏和地主们当初才会允许里仁会和直道会的存在和发展壮大,甚至可以拥有武器。
而张献忠的所作所为显然与里仁会和直道会所遵循的基本道义是差距巨大的,并且时间越久越明显,并难以掩饰。
只是对于大多数里仁会和直道会的成员来说已经被绑上了张献忠的战车下不来了。
但所部军纪极佳并不断给张献忠暴击的李平给他们中那少部分不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