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三一章 白头之因(1 / 3)

大魏春 眀志 3266 字 2022-05-07

Ps:科普长文慎入。

这一章简单阐述了北魏从立国到灭国之间社会矛盾的形成与转变,不喜可跳过。

正文:

元恪刚驾崩的那几天,就连李承志自己也想不通,为何就能一夜白头?

这近月来,他辗转反侧,冥思苦想,直到昨日于帝陵前见了那三朵如青莲一般的烟云时,李承志才恍然大悟:

原来潜意识中,他早就将元恪当成了标杆、当成了模范,当成了前师不忘后世之师的那一块镜子。

不是拉过来一个人就能当皇帝的,何况还是像南北朝时期这种时局最为动荡,社会关系最为复杂、矛盾最为尖锐的时期。

在这样复杂且艰难的前提下,元恪能成为北魏的中兴之主,使国力达到巅峰,必有过人之处。

入京不久,李承志自然而然的就开始观察和学习元恪治国、亲政、理军、牧民的方法、手段。

但都还没入门,学习的标杆说没就没了。所以李承志才会有一种“突然就失去了奋斗的方向”的错觉。

在李承志看来,史书留白并不多的元恪,但与之相比,如开国皇帝道武帝、十二岁为太子时就力克柔然,之后灭大夏、克大燕、收北凉的太武帝、及迁都、汉化的孝文帝等等,元恪的功绩即便比不上这几位,但也没差多少。

当一朝开窍,突然意识到反并不是那么好造,皇帝更不是那么好当的时候,李承志才有意的开始了解、研究北魏时期的社会及矛盾关系。

有两赵、三燕、两秦等前车之鉴,道武帝深知,如果不靠汉人、准确来说如果得不到汉人世族、豪强的支持,胡族想入主中原,做稳江山,无异于痴人说梦。

所以自北魏立国之初,道武帝就拟定了鲜卑汉化的基调。而非像其余五胡政权一样实行“胡汉分制”的政策。

但长城不是一天就建立起来的,与之相比,“民族融合”这个大命题不知比修长城困难了多少倍。自然会洐生出极其尖锐的社会矛盾。

说通俗一点就是:即得利益阶层不肯放弃核心权益,必然会制造持续不断的反革命行为。

有压迫,自然就有反抗:道武帝最终被次子给杀了……

好在太子得力,叛乱旋起旋灭,并未引起大规模的动乱,汉化的国策也未动摇。

一直到道武帝的孙子、也就是被刘裕赞为“英图武略。事驾千古”的太武帝,北魏汉化进程达到了顶峰。相应的,民族矛盾也到了迫不容缓的时刻。

虽然太武帝见机的早,手起刀落,拉崔浩当了替罪羊,诛尽崔浩三族,及范阳卢氏、太原郭氏、河东柳氏等崔氏姻亲。更诛杀了意欲谋逆的太子,但民族矛盾依旧爆发了。

英明神武的太武帝没像道武帝一样死在儿子手里,却死在了太监宗爱手里。

之后太武帝的嫡孙,也就是太子拓跋晃的长子拓跋濬继位,为安抚鲜卑贵族,缓解民族矛盾,有意放缓了汉化进程,并恢复了佛教。

但矛质不可能凭空消失。为帝十三年,拓跋濬最大的政绩就是补窟窿——补太武帝用力过猛留下的窟窿。

其平定万人以上的宗室、鲜卑及氏族、高车、归附的匈奴等权贵叛乱数以百计,诛杀的胡族大臣得以“千”为单位。

这全是太武帝留下的烂摊子。

这十三年,也是北魏最为动荡不安的十三年,史载:国衅时艰,朝野楚楚。

但效果也很明显:反汉集团的生存空间进一步被压缩,胡汉之间的隔阂日渐淡化。

之后便是两度临朝称制,摄政逾二十载的北魏冯太后。

虽然污点不少,宠臣无数,私生活混乱不堪,更因为给男宠报仇,及不愿放权而杀了儿子献文帝,但一点也不能抹杀她对北魏的功绩。

如果说道武帝立国就定下了鲜卑汉化的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