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韦在高丽实行了和明国本土一样的政策。
他联合复兴会组织和军队力量消灭了高丽的地主阶级和文人士大夫阶级,将他们连根拔起,使得高丽原先的统治阶层全部覆灭。
他们覆灭之后,明国势力填充进来,大量的集体农庄和手工工场取代了基层统治单位,填补了这一空缺,使得高丽的整个体制已经完全对上了明国的体制。
集体农场和手工工场不仅可以粮食和军械,还因为基层组织架构的完善,进行战争动员的时候,也会具有明国本土一般的优势,可以快速实现战争动员,为大军后勤可靠运力。
不仅如此,胡韦经过五年的辛勤工作,为大军的战争积蓄了大量粮秣和军需物资。
据他自己所说,他所积蓄下来的粮食和军械屋子大概是可以大军征战所用差不多一年三个月。
这可不是单纯的大军驻扎在原地使用一年三个月。
而是在十万大军出动征战的基础上,加上动员十五万至二十万左右的民夫,还有五万左右的马、驴子和骡子等牲畜,包括后勤方面的一切人员和牲畜在内。
大军出动征战,后勤人员辛苦运输,从高丽港口出发抵达日本列岛,在这样的情况下,随着巨大的战争消耗和后勤消耗,足以供这一系列人员一年三个月的消耗。
战争期间自然是需要保留一部分人员继续从事农业生产的。
在战争体制之下,如果战争持续超过一年,那么下一年度收获的食物和各大工场加班加点制造军械,那么一年积累所得又可以为大军三个月左右的粮食物资。
也就是说,如果战争时间持续一年以上,高丽行省总共可以以一个行省的地区为所有战争所需要的人员独立一年半的物资支撑,甚至不需要辽东行省的帮助。
苏咏霖得知以后立刻派遣一支计吏团队渡海前去核实,两个月以后,共和二零一七年三月初,计吏团队回来了,说物资数量不对。
胡韦保守了。
起码保守了两个月的物资量,实际上高丽积蓄的物资量足够大军远征日本一年零五个月的使用。
问他原因,他说这两个月的物资量必须要空出来留作余地,因为大家需要考虑到大军渡海远征日本列岛可能遭遇到的海上风暴。
这五年他不断派人考察从高丽渡海远征日本列岛的路线,向熟悉这一航线的商旅询问水文状况,得知渡海远征风险很大,一个不小心就会遇上海上风暴。
海上风暴对船只的伤害极大,一旦遇上海上风暴,那么一整个船队的物资都可能倾覆,就此损失掉,不能用作战争使用。
所以这两个月的物资量是算在了预备损耗当中,给整体损耗留余地,让军队更加理智的安排作战任务。
好家伙,他居然做到了这个地步,苏咏霖都忍不住的要为他鼓掌。
而既然他的准备已经到了这个地步,如果不适时的开启这场作战计划,也就对不住他和整个高丽的奋斗了。
这场战争胜利之后,苏咏霖就打算正式推动高丽王国向高丽行省的转变,虽然高丽事实上已经是个彻彻底底的行省了,连教育都全盘汉化了和革命化了,但是到底还是该有些仪式感。
于是苏咏霖召开了军事部全体扩大会议,准备正式商讨一下对日本的作战计划。
对于日本国作战的计划是很久以前就被定下来的,苏咏霖在会议上重新阐述了对日本作战的必要性。
除了获得大量贵重金属和打通北洋航线之外,其中一个很重要的目标是清剿南宋余孽。
根据天网军密探的汇报,日本实际上的最高统治者平清盛麾下有数量不少的原南宋官员正在为他做事,做着日本国的官员,切实的提升着日本国的行政管理水平。
且他们也广泛的投入到了日本的贵族学校之中,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