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可容130公升,能装稻谷80公斤,20锺即1600公斤。
30亩耕地总共产出1600公斤,平均亩产53公斤。
这差不多就是战国时期的平均值。
而除了管子外,嵇康《养生论》则记载了魏晋时期的产量:
“一亩十斛,谓之良田,此天下之通称也。”
也就是说一亩地如果能收10斛粮,那就属于高产了。
魏晋的亩比春秋战国时期要大,大约一亩半等于现在一市亩。
当时一亩收10斛,等于一市亩收15斛。
当时15斛是多少呢?――折合现在150公升,能装稻90公斤。
也就是说,魏晋时期的高产田可以做到亩产90公斤。
再往后便不再详尽叙述,直接以农业遗产研究室闵宗殿先生发表论文《宋明清时期太湖地区水稻亩产量的探讨》为例,纪录了唐、宋、明、清四个朝代太湖流域的平均亩产:
唐朝亩产138公斤;
宋朝亩产225公斤;
明朝亩产333公斤;
清朝亩产278公斤。
当然了。
每个朝代主要的粮食并不一定是水稻,因此精准到水稻品种的产量方面肯定是有误差的。
但这种对比本身就没指望去对着个位数比较,直接对比百位数这个量级就足够了。
如果说大莫界民生基础对标的是秦汉时期,那么其粮食水平可能只能达到春秋时期的水准。
至于现今本土的粮食产量,那就更恐怖了。
那种超级杂交水稻属于储备粮可以先不做比较,哪怕仅仅是普通的高产食用水稻,亩产也能随便达到8001000公斤。
也就是说一亩地的本土产量,可以达到40亩大莫界土地的种植效果。
这样一对比,就能看出大莫界的种植业有多贫瘠与滞后了。
而与粮食产量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大莫界的人口数目。
大莫界的人口基数其实并不少,虽然一座城池的规模有限,但别忘了,大莫界的疆域其实是非常广阔的。
例如紫琼城的辐射范围,差不多是以一千公里为半径的圆形。
搁本土那边,也就是从魔都到天腐...咳咳,天府城的直线距离为直径画圆。
而这种疆域才南域的六分之一而已呢。
大莫界并不是一个集权性质的国家,因此真要对标的话应该对标的是“地球”这个层级。
所以大莫界面积广人口多并没什么好奇怪的。
而这种情况下种植业极度不发达,整个世界基础民生的困难度就可想而知了。
随后向华将林立带到了另一块区域,距离四号稻种仅有一墙之隔。
不过与隔壁邻居截然不同的是,这处区域中水稻的稻穗要壮硕许多――只要不是霓虹那群身残志坚的瞎眼裁判,一般人都能很简单的分辨出这点。
来到这里后,林立有些明悟的看向向华:
“向研究员,莫非这就是......”
向华朝他点点头,肯定了林立的猜测:
“没错,这就是我们培育出来的大莫界第一代杂交水稻,后稷一号。
现在后稷一号的亩产能已经达到了两百多公斤,虽然和本土比起来差距还非常明显,但多少也赶上了古代鼎盛王朝的水准。”
林立赞许的点点头,随后脸上露出一丝好奇,问道:
“向研究员,你们是怎么培育出这种稻种的?”
向华笑了笑,在来之前他就准备过相关腹稿,便介绍道:
“由于大莫界一次昼夜轮换便是168小时的缘故,许多大莫界的农作物都具备了对应这种情况的特性,物竞天择嘛。
也正因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