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五章 生产力提升计划(下)(2 / 3)

至于这些棉麻成品的销路.....简直不要太多。

因为纵使只是半工业化生产出的衣服,成本价也要比那些手工作坊便宜太多太多。

这些生产出来后的衣服既可以在赤县城内销售,也可以给工地那边做下工后的常服,更可以通过魏强生的商队卖到其他城市里去。

像两千里外的紫琼城,人口可是百万级的呢。

越是贫瘠的经济土壤,对性价比这三字的重视度就越高。

兔子们衣服的性价比真不是吹。

别说大莫界了,本土能打的都没几个。

而相对于纺织厂的安置作用。

自行车厂、水泥厂以及农机厂则要更为复杂一些。

它们在足量工位的同时,自身的产品也具备有一定的目的性。

以自行车厂为例。

赤县城说大不大,但说小也确实不小。

十六平方公里的格局,横竖差不多四公里。

以一个成年人的脚力来说。

除非你长期户外运动,否则要走完四公里差不多得3045分钟。

更别说城中还有一大堆的街道和坊巷了。

这种格局与一些七八十年代的县城几乎无二。

而在那个年代,自行车对华夏民众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在燕大出版的社会形态学书籍中,自行车甚至被冠以了‘加速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工具’这种定义。

毕竟当人与人的距离与交流更为频繁时。

整个社会分泌的‘信息素’便会增加,从而起到一种促进催化的作用。

或许有人会问。

这些自行车生产出来卖给谁?

答案和衣服一样,自销或者出口到其他城镇。

或许自行车的价格会比衣服高一些,但远远称不上天价。

当然了,这也涉及到兔子们的一项经济促进计划。

按照兔子们的规划。

由于赤县目前的状况堪称死水一潭,所以在最开始的第一段时间内,幸福超市将会成为填补生活物资空缺的核心主力。

但这只是一个暂时现象。

随着华夏币流通起来并且平民手中逐渐有闲钱后,各种个体户就会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

比如补衣服的、补鞋的......

或者那个谁,你家有钱要盖新房子了,需不需要瓦匠或者木匠?

又或者你家里两人都忙着上工,我这可以代洗衣服,一件五毛钱包晒干哟。

还有一些人可能见厂房门口每天人流量大,干脆在旁边撑起个摊,久而久之逐渐发展成一条美食街.....

这几乎就是把华夏七十年代的路再走一遍——别说五六万人了,华夏当初那些十几万人的大厂脱产化后不也是这样走过来的吗?

至于剩下的农机厂与化肥厂,则主要是为了生产基础的农业器具。

例如锄头、刀片、畜力犁等等。

如今兽潮已过,按照魏老家主当初的说法。

赤县城将尽快给那些流民划分出村落用地,使其能够恢复生产。

虽然有些土地随着双首牛的行过变得地力尽失。

但实验室那边通过荧光蛋白实验发现,这些双首牛所吸食‘地力’,其实就是氮磷钾这些微量元素。

而氮、磷、钾三种元素,正是植物需要量和收获时带走量较多的重要物质。

它们一旦缺失,土壤自然就没有了肥力。

还是那句话。

修行不是神秘学,有很多东西其实是可以用科学来解释的。

例如古代先民见到的鬼火,实际上只是燃烧着的白磷,但先民时期没有‘化学’这个科目,便只能用概念去将其物化。

地力也是一样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