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6章 呜呜呜我以后再也不拍电影了第1章 )(4 / 7)

食来致敬一下。

太空进食训练器,流浪吃饱不费力电影的瑕疵当然会存在,但是这一次,我们更关注的是国产科幻片的进步,我觉得还是瑕不掩瑜,毕竟这部电影确实带动了很多人对于科幻的好奇与热爱。

就像我们的“太空进食训练器”也并没有那么完美,但这也是我们向着科幻迈进的一大步。

有进步,那就是好事。祝国产科幻越来越好!

也祝我们自己越来越帅!”

“《流浪地球》是2000年7月发表的,那时大刘出道刚满一年。

在那之前我读过《鲸歌》和《微观尽头》,《带上她的眼睛》。其中《带上她的眼睛》让我印象最深。作为一个家里有矿的初中生其实是家里开书店,可以随便看书,我读书颇杂,也有点品味了,所以《鲸歌》当时并没被我评为上品,但也觉得它比《科幻世界》杂志里一般的作品文学性要高一些——当时《科幻世界》里面点子很牛文笔一塌糊涂的作者太多了。

《带上她的眼睛》是我1999年最喜欢的《科幻世界》作品,不过仍然没让我记住作者名字——当时太懒,不能进入考试范围内的作家名字我统统不记。

《流浪地球》是我期末考试后读的,读完后的感觉就是——我不在乎两天后的期末成绩了。

和大刘的世界比起来,期末成绩就是个温室气体。

当期的《科幻世界》里读者评论一栏里有个高三学生宋晶晶写「从《鲸歌》,《带上她的眼睛》,到《地火》,刘慈欣的文章读完后总让我在很长一段时间后还不住地回味和感动」。

这时我才发现《带上她的眼睛》也是刘慈欣的作品,顿时成为脑残粉。在那之前,我最喜欢的作家是马克吐温,鲁迅和郑渊洁,但是受传统文化影响,觉得郑老师和前面两位不能相提并论,只是我个人喜欢罢了。

后来在网络上看到各种作者的脑残粉,才知道合格的脑残粉是要认定偶像是世界有史以来no1的。

这样说来,我从来没成为过大刘的脑残粉。

不管怎么说,大刘作品能让我感受到读马克吐温和鲁迅相同等级的快感,是让我震惊的,甚至怀疑自己品味有问题。

这事一直到后来大刘彻底爆火,成为21世纪中国最有影响力的作家之一才让我释然。

回到正题《流浪地球》给我最大的感动是什么?是「零冗余自救」。

我们平时做事情,是有很大的资源冗余和时间冗余的

例如我的暑假作业其实是花20个小时写完的,暑假却长达五十天,所以我会拖延到最后两天写;

我们并没有每时每刻努力学习,如果真的做到,高考分数会再上一个台阶考上清北的除外;

整个社会有相当一部分人的工作是破坏别人的劳动成果,有相当部分人的工作是掠夺他人的劳动成果,即使给社会做正贡献的人,大部分也没有饱和式努力中国只不过是比欧美更勤奋一点就进步飞快——这导致我们这个世界的gd进步缓慢,至今没有解决贫困问题。

一切的原因是因为我们有时间冗余和资源冗余,我们如此荒废时间,仍然能在化石能源枯竭之前解决可控核聚变问题,就像我的暑假作业一样。

那么,如果命运只给我们四百年呢?

四百年,要求我们进步到能把地球开出太阳系,资源勉强够用甚至不够用,几乎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只有一个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布置给人类,才能让人类爆发出完全的潜力。

这个种族最大限度的压低娱乐,不再有高低贵贱之分,不计牺牲,上到最高指挥官,下到普通列兵,全员英雄。零冗余自救。

这种精神,我们只在高考还有一年时浪子回头的学生那里看到,只在冲击世界冠军的运动员那里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