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5章 真的是幸运第4章 )(4 / 5)

你们问艾小米吧,”曹阳赶紧给自己找个台阶,“她才是这部作品的总导演。”

今天艾小米才是主角,曹阳并不想喧宾夺主。

这个夜晚是艾小米的,她必将因为《流浪地球》而闪耀。

“好的,谢谢曹总。”主持人做了一个请的手势,曹阳顺势走下了台。

艾小米接过话筒,对曹老板报以感激的微笑。

她思考了一下说,“大刘的书真的很精彩。天马行空的想象力,严谨的逻辑,非凡的构造,大格局,即使是科学背景下,仍然不乏对人文的思考。

可以说大刘真的很伟大。

我非常感谢大刘给我们授权,让我们能有幸拍出了这样一款……嗯……我个人还挺喜欢,觉得不错的电影。”

“你谦虚了,真的非常优秀。”主持人说。

艾小米甜甜一笑,“《流浪地球》这个故事是可以被装入近未来的,而且我觉得《流浪地球》有一个很酷的形式感,虽然我当时也说不清为什么它很酷,我只是觉得把地球推离太阳系真的很酷,但觉得它酷的原因我不知道。

后来我因为想要制作好这个电影,特地去米国准备找工业光魔来进行特效制作。”

艾小米说到这里,突然想起了什么,话锋一转,“不过幸好没有,我觉得中国的特效团队一样能做出超一流水准的特效。”

现场观众们被逗得哈哈大笑。

旁边谢亭丰扬起的拳头也收了回去。

这两个人的互动真的太有意思了。

“后来经过一番交流,我才突然意识到——

原来那个让我觉得很酷的东西在美国人看来不光是酷,而且是很奇特的。

它是真正属于我们中国人自己的文化内核,就是我们对土地、对家园的深厚情感,才会导致我们连逃离的时候都要带着“家”。

中国人历来对土地有一种深厚的情感,因为我们是农耕文明,而且农耕文明进入得非常早,持续了几千年。

人们对于土地的感情由来已久。

面朝黄土背朝天,是典型的中国人形象。

家、土地……这些都是中国人根深蒂固的牵绊。

就像在《流浪地球》开头出现的那一幕——

一个老人因为舍不得自己的土地,不愿意搬迁到地下城。

因为——

她说,这以后要是走了,土地该怎么办啊?庄稼该怎么办啊?

这才是我的土地,这才是我的家啊!

这个情节是贯穿始终的,我觉得大刘厉害就厉害在这里,他作为一个中国人,能敏锐地捕捉到中国人的恋土情节,并且提出把地球也带走。

这真的是一个了不起的设想。

地球就是我们的家。

当我们把地球推离的那一刻,我们推离的绝不是一个物理的一块石头,它推离的是我们的家,我们所有的情感载体。

这个东西不是西方的,是特别中国的。

原来它酷的来源是我们文化给我们的,在外国人的眼中是特别奇特的。

我突然意识到什么是中国科幻。

中国科幻的内核应该就是这个东西,至少在这个影片中是它。”

“然后……”艾小米挠了挠头,思考着说,“还有一个是中国人独有的——

群体精神。

我们信仰的是人定胜天。

从大禹治水、后羿射日……种种神话当中就能体现出来。

我们即使要用好几代,几十代人来治理黄河,也不愿意迁徙,因为这就是我们的文化。

我们可以也完全有能力把家给带上,这就是流浪地球。

然后……

中国人的群体精神,我们讲究的不是某个特定的人物,我们也不崇拜个体,我们不信奉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