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蕃遣使者与我大宋商讨和亲之事。”
一道鸿胪寺的奏议把赵性给整蒙了,他这两天正牙疼,听到这个消息火气腾的一下就上来了。
“你再给朕说一遍?和亲?朕没听错吧?”
“回官家……的确如此,吐蕃国书正在路上,使者先行抵达。”
赵性单手托腮看着下头的鸿胪官员:“他们想什么吃呢?”
“使者曰:吐蕃与大宋本世代交好,何不趁热打铁,重铸盛唐之盟。我吐蕃唃厮啰赞普,愿迎娶大宋公主并称与宋臣。”
“放他娘的狗屁!”赵性一口给回绝掉了:“你去回他们说,老子现在没工夫跟你们吐蕃整些有的没的,在朕手上你们愿称臣就称臣,不愿称臣就老实在那占山为王,想娶公主是没门,大宋也不缺你们吐蕃的公主。趁我大宋还跟你们讲道理的时候,你们别跳,不然等下次就是宋北云去跟你们谈。”
鸿胪寺的官员一脑门子冷汗,身为外事机构,他还能不知道在外交辞令上出现宋北云代表什么意思么?就是不讲搭理嘛,现在大宋的外交官都学会了,只要在外头遇到谈不拢的事情,一般都是一句“那既然如此,贵国便等着宋北云宋大人来与你们谈好了”,通常这样一句话就能解决世上百分之九十五的问题,剩下百分之五基本上过两天也就解决了。
换而言之,宋北云这三个字已经成为大宋外交词令中的“勿谓言之不预”。
这个事本来是不合规矩的,但上至皇帝下至群臣都觉得这三个字比什么威逼利诱都好使,于是乎便形成了一个潜移默化的规矩,那便是谈不动的时候直接祭出宋北云,而当这个时候对方也知道自己差不多触及大宋底限了,为保证大宋不率先使用宋北云,双方很快就能一拍即合。
吐蕃这段时间多少是有点跳的,因为前些年他们就因为分赃不均的事,几个部落打成了一团,主要就是关于吐蕃的牦牛肉、青稞之类的贸易问题谈不拢,谁都想和大宋多做生意,但每年大宋的订单限额就那么多,一手饥饿营销就把吐蕃折腾的支离破碎。
现在好不容易因为宋辽这边的订单增多,大家能喘一口气,于是他们抓紧时间想要像以前那样压榨大宋一下,利用宋的影响力再将吐蕃整合起来。
要知道这个节骨眼上,吐蕃诸部谁得大宋公主谁就等于得了天下,这帮赞普们可是铆足了劲儿想要从大宋那捞上一个半个的公主回去。
但谁知道宋皇态度如此坚决……
“吾皇万岁称:大宋之女子不嫁外族,大宋之男儿不娶外族。吐蕃一朝为吐蕃,大宋一朝不和亲。还望贵方自重,此番议题莫要再提,否则下次与你等接洽的便是宋北云宋少保。”
听到宋北云这三个字,吐蕃使者当时就是一身白毛汗,虽然宋北云没有亲自经略过的吐蕃,但他的威名早就随着草原流亡部族而传遍了整个高原,那就是大宋的门神也是外族的魔神,轮到他出面时,站在他对面的国家不死也要半条命。
但吐蕃使者仍多少有些不死心,他们仍然想要争取最后一点希望,于是便把和亲的议题搁置而转为两族通婚。
这个消息传给赵性,赵性甚至连头也没抬,轻描淡写的说道:“通婚可以,但子嗣需取汉名、习汉字、入汉籍,若是汉女嫁吐蕃男,赋税翻倍。汉男娶吐蕃女,赋税全免,再每对夫妻补钱三十贯。”
“这……”
“这什么这?现在还能让他们选,将来他们有没有得选都还是个问题,他们再谈条件就是给脸不要脸了。”赵性扔下笔:“朕不愿意跟还在用奴隶的蛮子多费口舌,他们不配。你去说一声,想要大宋给他们好脸色,首先废掉他们那野蛮的农奴制,否则要么就这么接受条件,要么就乖乖闭嘴,每年纳贡。”
“臣明白了。”
赵性坐在那,看着鸿胪寺官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