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一意孤行难捐奉(2 / 4)

’。

山内通判也不算空手而来,这种空白感状起码给了二十多张,原本高师盛打算先填一份给长田利氏,好让他再接再厉,想办法在多捐一些,不过眼下证弘和尚愿意当众作为表率,自己作为乡佐,就不能对他的义举无动于衷。

“这个···乡佐这是何意?”证弘和尚有些哭笑不得,活了这么多年,还是头一次见武家感状发给和尚的,而且还是自己这种真和尚。

“证弘院主愿意放开善报库,解救万民,在下感激之情,无以言表,也只能将骏府赐下的感状送与禅师!”

“贫僧何时说要放开‘善报库’?”证弘和尚闻听此言,当时起身就要争辩,却被眼疾手快地北庄万次郎一把给按了回去。

善报库亦称质舍﹑解库,通俗点说就是用於储存放债的库房。富商大贾、幕府、寺院、大名都参与经营这种以物品作抵押的放款业务,同时还从事信用放款。

正四位上刑部卿平忠盛“富冠吉备”,除田产外,“还有质舍百余处,名以大商主之,岁得子钱数百万”,由此为平家兴盛打下了基础。

送入质舍抵押的物品,除一般的金银珠玉钱货外,有时甚至还包括奴婢、牛马等。普通百姓则多以自身和房产地契作抵押。

质舍放款时期限有长有短,利息根据时间调整,往往质舍会任意压低质物的价格,借款如到期不能偿还,则没收质物,因此经常导致许多人家破产。

本乡放贷的除了长田家外,主要就是善光院,为何乡里村落多以证弘和尚为首,除了是净土真宗门徒以外,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欠着僧院的债务,债主发话怎么敢不乖乖听话。

“院主方才不还要说倾尽所有么?”高师盛笑道“我知僧院内并无多余钱粮,所以只取‘善报库’一用,縂德政令中也有罢免债券的条例,我正不知该如何开口,却不想禅师自己主动提出来了。”

“贫僧···”证弘和尚本想说,我哪里说过这种话,但看了看围在自己身边的村惣,最后也是没敢提出拒绝二字,他虽然从未煽动过一向一揆,但过去在三河国修禅时,也见过自家师兄弟们煽动的一向一揆的方法,无非就是‘名主残暴,请德政,免债赋’那一套。

正因为知道‘请德政,免债赋’这六个字对贫户的吸引力,今天轮到自己身上,所以才万万没有胆量回拒,谁知自己现在拒绝,晚上说不准就有穷疯了百姓,组织一揆上门,焚烧僧院,到时候怕是连命都保不住。

“贫僧一切悉听乡佐之命···”证弘和尚长叹一口气,干脆不在言语,心里总算明白为什么自家师兄弟们,那样热衷于煽动一向一揆,组织讲縂僧兵,用武力抗拒守护,以往自己还笑他们业障深重,死后恐怕难登极乐,现在看来可笑的应该是自己才对。

不是他们这群净土真宗的和尚心思歹毒,实在是官逼僧反。若是如同三河国内的师兄弟们一样,蓄养大批护法僧兵,又怎么会落得今天这幅任人盘剥的下场。

证弘和尚想的倒是清楚,可惜太晚了,或者说远江不是三河,就算真的有僧兵护卫,难道还能挡得住佐久城的上千精锐旗本不成。

“我自不会让各位白白出钱、出粮。”见证弘和尚服软,高师盛温声劝慰国人,道“骏府除了下赐感状之外,还有输捐之法,允许国人以输捐钱粮来折买官位,各位若是有意,不妨趁此机会给自家官位升上一升,莫说自己一人,便是早早仙逝的各位先人,也是可以花钱够由骏府出面,向朝廷和幕府代为购买追赠品阶和法号。”

这已经是赤裸裸打着朝廷和幕府的名义,大庭广众之下公开卖官鬻爵,但这种筹措钱粮的方法屡见不鲜,不单单是仅限於救灾,更多是用於合战,临时征集军费。

自应仁之乱后,卖官换钱,这已经可以说是京都朝廷唯一的收入来源,并非是诓骗,听他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