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仅如此,当耶律楚材去世之后,念其劳苦一辈的乃马真,要求贵由厚葬耶律楚材,也被拒绝,这又让和林所有的汉儒都对其产生了深深的失望。
赵权不知道,现在到底还有谁是在真心的支持着贵由。
知谓知子莫若母,也许这世界上,最了解贵由的人,只有乃马真。
赵权现在才发现,乃马真对贵由的担心,是真的有道理的。她不放心贵由过早上位,不放心他独自掌权,可能最不放心的,是觉得贵由根本就不具备一个帝王应该拥有的心胸与能力。
不过,也许还有一种可能,是因为长期受到乃马真的压制,才使贵由产生了如此严重的逆反心理。
赵权只能这么想了,如此,他的心里才会觉得好受一些。
其实,只要不想贵由,这一路的行程还是让人觉得相当愉快的。
曷懒路虽然位置不是特别理想,但这里也不能忽视。这里原来就有个旧城存在,虽然已经惨破,修修补补之后也勉强能用。
赵权留下了李治,还有一千的辅兵与新兵。
这一年多来,东真军兵力整体增加不大。重新订立了新的考核方案之后,所有士卒,只有通过考核,才能成为全脱产的战兵,因此战兵数量不增反减,现只有三千人。
所有战兵不仅要会说汉语,而且必须通过海东学院二年级的测试,也就是相当于村长的任职文化水平。这是赵权的最基本要求,而且决不允许打折。
许多老兵,不是因为战力不行,而是因为不识字,被迫降为辅兵。
为此,诸多东真老兵虽然颇多怨言,但是揍了几顿之后,也只能从了。
对战兵的要求提高高,待遇自然也是不含糊。每人百亩职田,足以让所有人都为之拼命学习认字。而且这些职田,是不需要他们自己耕种的,全部交给辅兵统一打理。
此外,在战兵内部,打破了所有人的出身与种族,全部混在一起学习与训练。
一年多的打熬,赵权相信,如今这支三千东真军,在同等兵力的前提下,绝不会输于任何一支部队。
当然,打仗不是玩游戏,谁都不会同意预设军队数量。
战兵可以求质不求量,后备兵力的培养也是必须的。
因此,自两年前的南京府之战结束后,在辛邦杰的主持之下,南京府开始加大辅兵的扩军力度。
被暂时淘汰下来的老兵、战场上表现勇敢的新兵、从山里刚挖出来的野人、从沈州诱拐来的高丽兵、一些自愿加入的牧民,还有从辽西、辽南征召而的汉人。
庞杂的士兵来源,给辅兵的管理增加了无限的难度。但是只能慢工出细活,用更长的时间更大的耐心,将这些人慢慢打磨。
所有的辅兵,又被分成了两种。一种是刚刚征召入伍的士兵,无论年龄与能力,全被归入新兵编制,这些人是军队中的最底层。
除了饭管饱之外,没有任何额外收入,不仅要承担正常的农事活动,还经常被各路人马拉去打下手,包括修水利、做木工、打造兵器、盖房子……
在东真军,新兵的待遇,就是比劳役营里的人会好一些,很多人根本就熬不过一年的新兵期。
因此,南京府的新兵总数增长得相当缓慢,目前只有六千人余人。
一年之后,学会了汉语,通过了海东学院一年级测试之后,才有资格成为一名光荣的辅兵。
辅兵的地位自然不如战兵,其实跟新兵也差不太多。不过成为辅兵之后,就有资格拥有了自己的职田。
赵权首先在辅兵之中推行最初级的军衔制度。根据他们训练的表现、所种田地的收成情况、以及所获战功,进行综合的评价后,来确定其级别三等兵、二等兵、一等兵,以及士官。
如今,南京府的八千辅兵中,有近一成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