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四章 一路北上(1 / 2)

权宋天下 老大河 2521 字 2021-01-05

在赵权一路失神的时候,稿城军已经一路向北,过无极、保州,直抵燕京城外。

在稿城往保州的路上,施玉田采取边走边练的方法,对新兵加强队列、行军、口令、军号的训练。过了保州之后,八百多的新兵便已经基本具备了模样。不敢说上了战场一定会英勇无敌,起码令行进止已经完全没问题了。

此次出兵,保州张柔亲自率带主力兵马南下参与攻宋之战,东征并没有派出作战部队,不过还是支持了一千辅兵与两个月所需要的粮草,随稿城军北上。过了保州,整支队伍便拖得老长。

燕京,这座本来可以在后世成为赵权第二故乡的城市,如今只能是用“荒凉”来形容。城墙破败不堪,城外漫天飞尘。

往来行人倒是不少,有身着儒衫的文人,有挑担推车的贩夫,有牵马拉驴的商人,还有一些骑着骆驼的西域胡人。

守城的兵丁大部分是汉人,几个蒙古人只是立在墙头,懒洋洋地打量着在城门进出的行人。

真定军的营帐,安在了距燕京城外三四里的地方。

当赵权正在盯燕京城发呆的时候,郭侃却遇到了些小麻烦。

营帐内,来了一个年近四十的长衫儒士。此人是燕京行台郎中姚枢,现为中州断事官牙鲁瓦赤手下。他过来向郭侃传达了两件事。

一是受令领兵东征的只不干,传来军令,要求燕京为其部分粮草,让稿城县押解北上。二是让稿城军在燕京,汇合三千益都兵,共同北上。

此次出征高丽,除了东征元帅只不干在辽东辽西征集的兵力外,中原汉军由燕京行台统一调集。此前,郭侃并不太清楚各路汉军的出兵情况,但既然是只不干的军令,他也只好在此等候。

所幸离六月初六必须抵达辽阳的最后期限还有一个半月,郭侃便只能在此停留下来。

一方面派人往山东催促益都兵加速北上,一方面等着燕京这边将粮草收集完成。

然而,这一等竟然就等了半个月时间。

从山东回来的信使,说益都兵决定从登州走海路直接到婆娑府。而燕京这边的粮草收集也遇到了问题。

本来蒙古兵出征,习惯是沿途官府就地供应粮草,或是直接就粮于敌。从燕京往辽阳近千里路程,说远不远,说近不近。要运数万石粮草过去,也不是件容易的事。

只不干的调粮军令来的匆忙,征集民夫与骡马车辆都需要时间,其间又有人建议从海路将粮草运往婆娑路,但最终没能成行。一是短时间内征集不到足够的船只,二是即便有船将粮草由通州顺潞水到塘沽寨出海,也不可能找得到那么多的海船转运。

更麻烦的是燕京的“一把手”断事官牙剌瓦刺对只不干的军令根本就懒得理睬,一切只能是姚枢自己在那忙活。

看着姚枢通红而疲惫的双眼,郭侃也无法责怪他什么,只能耐着心等待。

部队虽然驻扎在燕京城外,但无令不得入城。无聊的赵权甚至开始跟吴一虎学起了蒙语,不管怎么说,多一门外语,也是多一个求生的技能。

结果,蒙语便成了渐丁队的一门必修课程,连丁武也被逼着开始学起蒙语来。中文网首发

日子拖到了五月十八,稿城军终于离开燕京,重新开拔。姚枢调了六万石粮草,并加派五百辅兵随稿城军北上。这已经是短时间内,从燕京征集到的最多粮草了。

过了榆关,部队便进入了辽西走廊。

榆关,即后世的山海关。是隋时为了防备东北南下牧族,依渝水而建。但如今,不仅渝水早已改道,榆关也渐渐废弃。因为,自辽领燕云之地之后,东北便已经不是中原政权防备的重点对象了。

辽西走廊北自锦州,南达榆关,是一条长近四百里的狭长走道。一出榆关,天公便开始与稿城军作对,大雨不止。道路顿时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