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包括张翠丽。
张翠丽是外村嫁过来的,说她是贾村人,也对。但她的婆婆死的早,丈夫也死了,谁来告诉她贾村的风俗习惯?所以她只能算是半个贾村人。
贾如意见到有些人脸色难看,就问到:“我怎么看着有些人脸色难看啊?怕子兰给你们穿小鞋吗?不用害怕,有贾青这个村支书管着她呢。”
子兰说:“姨……”
张翠丽马上说到:“不是因为穿小鞋,而是因为我不会编中国结。”
贾如意说:“这好办,让新上任的子兰想个办法。”
子兰说:“我会什么啊?我什么都不会。”
老李说:“子兰呐,你怎么能说这样丧气的话呢?以后你要努力做好自己的工作。对于张翠丽这样的事,你有什么建议?”老李这也算是赶鸭子上架,让子兰站稳了脚。
只见子兰不卑不亢的走出众人,和贾青站在一起说到:“有不会的可以找我和贾如意来学习,或者家里有还可以编中国结的婆婆,在家里学习。李叔,你看这样好吗?”
老李说:“你不必问我,我只是个驻村干部,贾村终究是要靠你们的。你今天的决策很对,这样所有人不会编中国结的人的问题都解决了吧?而且媳妇跟着婆婆学知识,也可以增加婆媳之间的关系,这给我们外出挣钱的男人们一个稳定的大后方。你看的很远,子兰。贾青,小心被你媳妇超越喽。”
贾青说:“不会的,我也对中国结有了点想法。”
“那你说说。”老李,如意,和平都异口同声。
贾青说:“贾如意和子兰每次交完货都要在县城看看市场需要什么类型的货,这样我们也可以做到编织有计划的进行。比如春夏秋冬,人们喜欢什么样的中国结,每一个生肖的人喜欢什么样的中国结,我们都可以加以创新,卖出更好的价钱来。”
老李说:“看来你们离开了我也可以搞活村里的经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