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恨卿不见武烈之威(1 / 6)

任行太白 小鹿难寻 9111 字 2020-04-12

三河口是沙河、响水河与毕利河三河交汇之处,是辽南通往辽北的要冲之地。

这一带的汉人屯镇都隶属老帽山宋家管辖,孔家屯子也不例外,屯子里的勇武少壮也多在宋家三河营当兵,端木二学便是其中一个。

二学子虚岁十九,祖籍青州鲁县,家有族谱考证,乃是孔圣人之贤徒子贡的后人。但生逢乱世,圣贤之后也断了生计,他祖父辈整村百来户人家,便跨海来到了辽东定居。劳苦耕作数十年,孔家屯子算是在这三河口扎下了根,虽说扎下了根,但孔家屯子的生计也着实不太容易。

三河口虽然隶属辽南威南城管辖,但已经是辽北和辽南的交界地,同辽南腹心之地多以侨民为主不同,三河口左近的屯镇却是以本地土著汉人为主。

孔家屯子这些外来屯镇只能捡偏僻薄地落脚,就这还总被当地人埋怨抢了水源和土地,处处遭受排挤和打压。和外村村民械斗乃是常事,若非慕容鲜卑历来偏袒侨民,尤其是辽南当任长官——抚辽镇都统可足浑涉多近乎毫无遮掩的帮侨制土,他们早被当地人断了生路。

生计不易,是以这些侨民更较本地汉人吃苦耐劳,也更为积极上进。就拿二学子家来说,到了他父亲这代,家里已经攒下了水田二亩,瓦房六间,算是殷实人家了。

二学子有一长兄,唤作大武,他爹寄望两个儿子能文能武,便给儿子起了个大武二学的名字。端木老爹不指望这俩儿子光宗耀祖,但圣人之后,岂能不通文字武艺?再不济事,学成本领也能混个活路,好歹不再受人欺负。所以从这兄弟二人幼时起,端木老爹便勒紧裤腰带,砸锅卖铁给二人请了文武师傅,但却也因为操劳过甚,早早去世。

大武二学也不负父亲期望,两人身强体壮都是既能使刀又能识字的,是屯子里最为出息的年青后生。先后被三河营挑中,进了军中当了官差,大武是幢将,二学是队正,这兄弟俩告别了田间劳作,算是混了个出息人样。

但好景不长,三年前高句丽贼寇边,大武战死沙场,给二学留下了老母寡嫂和未满周岁的小侄子。

二学子时年不足十六,又身在军中身不由己,眼瞅这个家就要完了!

好在嫂子贤惠,二学子真真体会到了什么叫长嫂如母!嫂子任由娘家说破大天她也不改嫁,一手照看婆婆,一手背着孩子收拾田间地头,硬是把这个家撑了下来,竟还给二叔攒出了彩礼钱,四处打听哪里寻个好姑娘迎进端木家!

二学子也颇是上进,没了长兄的照应,在军中越发任劳任怨敢打敢拼,他本就能文能武,能写汉字会说鲜卑话,居然还跟高句丽俘虏学会了高句丽话!终于被都尉宋连赏识,年关前提拔成了幢将,过年回家时带了十多个护卫亲随,都尉赏赐的年货更是大箱小包拉了整整一大骡车,那威风真是不减兄长当年!喜的老母寡嫂日日磕头烧香,屯子里的乡亲也都逢人便夸端木家二将军是个豪杰,早晚能成大事,这家人的日子总算又熬出了头!

但或许老天总是不开眼,端木家好日子没过几天,天气才暖和,高句丽贼又寇边了!这次不同以往,贼军竟从天而降,直接围了平郭,兵锋更是直逼三河口老帽山,三河营首当其冲!

二学子不怕上战场,他只是担心自己若有个三长两短,家里老母寡嫂小侄子该怎么活下去!但是当兵吃粮若不敢上阵杀贼,岂不被乡亲们戳脊梁骨?更何况是杀高句丽贼!生死有命,多杀几个贼狗总是赚的,也好告慰兄长在天之灵!

可三河营并未着急去救援平郭,而是加固营垒严防死守。

这让二学子心里稍安,都尉何等英明,自然是应该等都统援军到来再行迎敌,这是上面大人物的事了,与自己无关,自己只管杀贼便可。

但是也不知是因为临战紧张还是多心,二学子渐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