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五章 取血(2 / 4)

大遂宁 我有锅 2213 字 4个月前

廊下等雨停。

大雨滂沱,天地一片苍茫,渐渐的,雨幕将侯府的人跟花,跟树都包裹了起来,什么也看不见了,就像生了一团白乎乎的雾。

婢女跑上来关上窗户,将雨水隔在外头,可大雨打在草地上散发的湿气还是涌进了屋里,关窗关门都无用。

那股湿气,还混有草的清香,那是生命的味道。

相遂宁不愿相信,蓝褪会像那花一样,不发一言就要随风而逝。

下着雨,空气有些闷。

郭公主觉得心中快透不过气来了:“相姑娘的好意,我已心领,既然藏书阁的医书也无用,那或许是老天爷要带走我褪儿吧。”

“敢问公主,当年嫁给侯爷的时候,可有什么嫁妆?”

这个问题。

有点刁钻。

青城的人都知道,公主下嫁,当初的嫁妆,差不多也是十里红妆。

宫中的金器,银器,玉器,盛了不知多少箱子,便是丝绸,布料,也有上百匹。上到举国上下仅一件的青马套车玉件,下到春天里播种的稀奇花种,都是有的。

公主下嫁时,带的那些嫁妆,看热闹的人,看的眼花缭乱,府里的小厮们往库房里抬,就抬了一整天。

“我想起来了。”公主眼神里的光跳跃了一下:“当年嫁妆抬到长信侯府库房,我也极少去看。要知道我跟长信侯每年有俸禄,又有封赏,使嫁妆银子的时候,少之又少,也就逢年过节,我才去看看帐本,听听府中帐房报一下一年的账目。我记得,有两三个箱子,是太后亲赏我的,说是…….在宫外不比在皇宫,不是什么都有的,金银不缺当然好,有些书籍,也好留给下一代的孩子们,毕竟藏书阁的书,都是珍藏本。”

继续阅读!

“公主一说,我也想起来了,当年是抬进来两三箱的书。只是一心想着让褪儿习武强身,又让姎儿学刺绣女工,便把书的事忘了。”蓝庸拍了下脑门:“我这就交待下人们,把那几个箱子抬过来,如果有什么好的医书,那可真是祖宗保佑。”

蓝庸顾不得撑伞便带着下人往库房去了,公主倚门喊着:“记得拿油布把箱子蒙起来,别淋湿了。”

这边公主又双手合十,跪在博古架上一尊玉观音前磕头,磕得十分心诚,连伺候的婢女都不忍心了:“公主还请爱惜自己,公主的头都快磕破了。”

“如果褪儿的病能好,我磕破头又算得了什么呢,但求菩萨保佑,保佑我的嫁妆里有医书,如果得了什么方子能治褪儿的病,我甘愿吃斋念佛,一日三遍给菩萨上香磕头。”

门帘掀开。

一阵风夹着一阵雨就飘了进来。

来去库房一趟,蓝庸已经全身湿透。

婢女递上来干毛巾想让他擦擦,他却是顾不上,而是拿着干毛巾擦擦三个箱子外头的雨滴。

顾不得找钥匙,蓝庸从武器架上拿了一把刀对着箱子上的锁一砍,锁就落了。

众人的心提到了嗓子眼。

第一个箱子,是一箱关于上古神话的书,还掺杂了十来本古代神鬼故事,十来本仙树仙草及带有绘图的上古之鸟。

第二个箱子,是一箱字画及字帖,都是以往各朝各代的名人雅士所做,价值千金。

前两个箱子虽贵重,但对于长信侯府来说,几乎不值一文。

开第三个箱子的时候,郭公主的心都揪了起来,似乎这个箱子,关乎的,是蓝褪的命,是整个蓝家的命运。她几乎不敢睁开眼,只得悄悄背过身去。

相遂宁感觉自己是临渊而行,一个不小心,脚下一软,就会掉进万丈悬崖,尸骨不存,而那个让她尸骨不存的箱子,此时就在眼前。

那是怎样的一种忐忑啊。

过去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