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5章骆涛联合十位香江富豪,成立了香江影视学院(2 / 4)

路,比如搞养殖,种水果,或做点小买卖。

土地就是那么多土地,在没有优良种子的前提下,再怎么使劲,它也种不出金疙瘩。

中国人能吃饱饭,实属要感谢研究出杂交水稻、杂交小麦、杂交玉米的科研工作者。

自明之后,中国人口极速的增长,不是因为这个时期没有战争,没有灾害,是因为中国得到了一根救命的藤——红薯。

嗨,扯远了。

言归正传……农民把地整治明白之后,发现自己还是没有富起来,他们就会利用在农闲的时候,找些零工做。

开始在乡镇企业,但全国所有的乡镇不是都有企业的,就是有也不可能接收那么多人。

这些没有事可做的人,特别是年轻一点的,便会选择离开家乡,去往沿海地区务工。

这种情况在八十年代末开始盛行,特别是在乡镇企业处于萎靡期的时候。

还有就是大家通过电视机看到了外面的花花世界,进城务工就更加成为一个大趋势。

如今青壮劳力都选择去沿海地区,做工地当小工,干一些城里人不愿意做的事。

年轻的妇女则会选择较为轻巧一点的活计做,比如做保姆。

之前提到的无为保姆就是在八十年代末,这个群体开始出现在北上广深这些大城市,犹以京城为重。

在两人聊天之际,骆涛公干回来。

离的很远就问道:“聊什么呢?瞧把小丫头笑的那么开心。”

“哦?

今儿怎么这么早就回来了,早上出门不是说中午不回来了吗?”

在夫妻说话这会功夫,何姐也起身给骆涛搬了座椅,之后她便去了厨房,应该是告诉家里的厨师中午正常做饭。

“咳,香江人人都说这位邵先生抠门,之前我还不信,这回我可是真信了。”骆涛摇头笑着落座。

今天上午骆涛代表华视同邵氏谈合作的事情。

本以为这合作之事,大家一定是相谈甚欢,拍手叫好,可实在没有想到,大家却因为在谈钱这件事情上,伤了感情。

自从上次晚会结束,华视就主动找到邵氏谈筹备香江影视学院的事。

他们也是不含糊,见面就说:好啊!

可现在就因为区区的五百万港币,不欢而散。

华视认为筹备香江影视学院最低也需要两千万港币,可邵氏一听这个数,顿时不干了,他们认为华视报价太高,是想着法子在阴他。

他们的脑回路十分之清奇,令骆涛叹为观止。

一口咬死了就出五百万,多了没有。

就这事双方愣是扯皮了一个多星期。

实在是没有办法,骆涛才想着直接由他跟邵氏的掌舵人邵逸甫先生直接谈。

理想很好,但现实却非常骨感。

两人见面之后,邵先生也摆明了他个人对此事的一个态度,肯定了办香江影视学院这个提议很好,但前景不是十分乐观。

说白了就是风险大,收益小。

邵氏能投五百万进来也是看在骆涛的面子上,要是换作其他人,一个子都没有。

还委婉的说了一句,有这个钱不如去内地盖学校。

这话说的让骆涛哑口无言。

要不是看他年龄大,骆涛非回怼他一句:我捐给社会的,比你捐的多。

咳,这都是骆涛心里想的气话,做慈善是不能有攀比的心理,献爱心不论多少都是一份善念。

要说二千万港币,对普通人来说这就是一组天文数字,可对于现在的骆涛来说,还不是一句话的事。

自己掏钱办学校不是很好吗?

就因为能,所以才不能那么做。

办香江影视学院这是多么露脸的一件事,要是没一个两个同行帮着,容易惹人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