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记,张县长,好久不见啊!”
“骆先生,您这可不对了啊,来密云怎么也得到县里坐一坐,让我和张县长尽尽地主之谊啊!
您就提前打了一个招呼,不声不响来了,要不是怀县的陈农同志给我们来电,我们还在县里干等着呢。”
这番话颇为有一点兴师问罪的意思,现在也看到了,这就是这位的性格使然。
他内心可没有问罪的意思,这不过就是为显示彼此之间熟悉罢了。
骆涛也是爽快的承认了错误,又打趣了一句,“怎么?这溪翁镇就不是您孙书记的治下了。”
大家闻言都是莞尔一笑。
骆涛又道:“我看在这里,你们两位也能尽一下地主之谊,刚才镇里的王书记他们可都请我们吃了西红柿。”
孙战安心里知道他是打趣,面上略显惊讶,手指着溪翁镇的书记,笑着批评道:“我说你个老王啊,你们这么做可不对了,你们提前请了骆先生,让我和张县长怎么办?”
领导开起了玩笑,那属于是冰上踩高跷,容易破相。
严肃的幽默。
溪翁镇的王书记也紧跟着领导走,话不多,做到点到即止便可。
笑着承认错误,“我的错。”
这时一直没说话的张东风县长,恰逢其时站出来“打个圆场”。
“既然老王他们请了骆先生吃了西红柿,我看我们不如就请大家吃西瓜。”
说话有时候就需要技巧。
这话要是别人说,给人的感觉就是准备白嫖,在人家的场子请人家吃自己种的西瓜,怎么想都感觉有点别扭。
但这话由张东风说,就不一样了。
在场的体制内的人谁不知道,骆涛和张东风是一家人,都算作市一把手,再大了说是徐家一系的人。
一家人吃几个西瓜算什么。
其实大家都在“玩”,说了这些话真的就是为了几个西瓜吗?
大家不过都是在拉近关系。
这事看似好像跟提前排练过一样,其实现实中这种情况随时可见。
小说中的故事是有逻辑安排的,但现实中的很多事的发生都是偶然性,不是必然。
当一个事件出现了多处巧合,那绝对是阴谋。
“这个好,如此天气,正适合吃瓜。”骆涛没等孙书记接话,他作为这里真正的地主便开口附和。
这三位表演艺术家表演完,就该一级演员上场了。
溪翁镇西昌菜篮子的经理万和,立马带着人去大棚里捡西瓜。
动作非常麻利,没一会儿几个人就抱这七八个西瓜而来。
有人也早就已经准备好了清水和小桌子,与切瓜利器。
这些都不需要骆涛说他们就妥妥地办好了。
几分钟大家都围坐在西瓜凉棚下吃瓜。
就在大家陷入享受美食的时候,张东风忽然来了一句,“清敌炎威退,凉生酒量宽。”
大家一愣,不是说好了大家都专心做个吃瓜群众,你怎么当起了文化人。
这个口子被张东风这么一开,就连出身军旅的孙书记也忍不住迎合了他几句古代关于西瓜的诗词。
“这西瓜是什么品种,怎么这么甜,皮还薄?”
面对孙书记的提问,万和充当讲解员,解释道:“孙书记,这是远疆育种专家吴明珠研究员研发出的8424甜瓜品种。……………”
吴明珠先生是我国甜瓜界的大神,绝对是“甜瓜女王”,维吾尔族的人们亲切地称她为“戈壁滩上的明珠”。
她还是袁神的同学。
8424这组数字就是这个品种的西瓜代号,是吴明珠先生于1984年研究出来,24这个数字有人说是时间,也有人说是当时使用了许多实验配比方案,最终在第24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