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桌椅。
骆涛邀请他们入座。
半晒着上午仅剩不多的太阳,便笑着问皮特:“不知道皮特先生喜不喜欢中国的园艺?”
(接下来都是同声传译)
他特别的开心,做出一副惊讶的样子,“非常喜欢,以前一直都是听说,今天终于看到了,我非常高兴,也非常地激动。
……这是我这辈子看到最漂亮的花草艺术。”
听他说话让骆涛有一种错觉,这不会是个傻子吧!
不就几盆花吗?怎么也扯上了艺术。
难道艺术在中国就这么流行吗?随随便便几盆花就是了。
骆涛陪笑着也夸了夸他们国家的人体……现代园林艺术。
这一个不留神就有可能说出自己的心里话。
他对此很是受用,非常热情的同骆涛畅聊艺术的事,外国人就是外国人相对我们来说,他们是很随性。
两人在艺术的道路上又聊了一会儿,然后,骆涛拼尽了全力把话题给拽了回来。
还是聊一聊当下的风景为好。
“非常漂亮,这里就像一个大花园一样,让我的心魂流连忘返……可惜有些花草,我在美酱都不曾见到过。”
皮特不吝言辞夸奖了一番兰园的美景,又紧跟着小小抱怨一句自己的见识。
这种自我批评让骆涛很是动容。
这那是说自己见识短,这分明是说自己的短视来自国家没有这物种。
这一通聊下来,骆涛也渐渐摸清楚了这位老外的脉搏,他对中国了解不少,也很喜欢中国文化,但骨子还是存留了大量西方的自我意识。
说白了就是他个人认为比我们要高一等。
“那皮特先生以后可要多了解一一下中国,在中国这片古老的土地上,不光有园艺艺术,还有许许多多的优秀文化……要想真正的了解到中国文化,那你可要一定要说会说中文。”
他对骆涛的这个建议非常认可,言说今后一定要好好学习中文。
接下来便正式进入采访时间。
“我在这次采访之前对你的生平也作了一点了解,不知道准确不准确,在这我想向你求证一下?”
说话做事都很严谨,这就有一点西方人的意思了。
对于这个问题,骆涛自然没有不回应的道理。
两个人言语上你来我往……
事后他表现出一个惊讶的表情,好像发现了新大陆,“你79年就选择了下海,那你应该是中国最早下海的一批人了,用你们的话说,你就是这个行业的领路人。”
对于这个大帽子,骆涛可不敢接下。
“不,我只不过是个很早就吃到了改革红利的那个人,离你说的领路人还差的很远。”
对待这样的回答,皮特也是见怪不怪,他来的这几个月中,也采访了不少重量级的人物,他们一谈到贡献总会把它归结到集体里面去。
这种思想他还不是十分理解,当他听多了,也不得不稍稍去强势要求自己理解。
他很自然的略过了这话题,他知道与其纠结这个已经定了性的问题,不如去问一些更有价值的东西。
比如,西昌的发家史。
特别是一开始的启动资金从何而来?
对于骆涛来说这绝对是一个要了他老命的问题。
这是准备要扒他老底,还是当着组织的面。
可现在的他是没法去回避这个问题,大家可都看着他呢。
与其藏着掖着不如大大方方坦白从宽。
不过,骆涛可不会傻傻的说自己是靠卖古董发家,这么说就是属于自己给自己埋下雷,让后来的网络考古者抓住自己的小辫子。
但又不能不承认。
好在骆涛天赋异禀,他充分利用自己的口才,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