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焌从天府动身离开,西川的兵力全都集结在了一起,总共十二万,由他统领,前往易城。
事关蜀国国运的大战已经拉开了序幕,他必须全力以赴,胜则苟延残喘,败则宗庙不存。
两川的青壮,全都被征调入伍,一切劳作生产由女人、老人从事。
国家生死存亡,人人有责,这是刘焌对蜀国人喊出的口号,他以身作则,希望能激发国人的爱国之心,与他并肩作战,抗击侵略者。
然而,他忘了,先对大汉发起挑衅的是他蜀国。
这个世界,弱受强势,谁的拳头硬,谁就能欺负别人。
卑微的乞求,装可怜,博同情,是没有用的。
杨明只歇了一天,便又发起了对易城的猛攻,这一次,他跑到了南门佯攻。
黎煌、丁宁摸不准汉军的主攻方向,只能一面防备杨明,一面准备一支预备队,随时救援。
这一次,汉军的进攻重点放在了东门。
大战过去了一个时辰,东门就扛不住了,黎煌急忙命预备队支援东门,然而汉军的攻势太猛,最后还是得由他亲往坐镇。
随着汉军的撤去,黎煌等人才算松了口气。
丁宁对黎煌道“杨明这是在故意欺诈我们,连续两次,他所在的方位,都不是进攻重点,目的就是要让我们摸不清他们的进攻重点,我若是猜的没错,下一次,或者下下一次,杨明就会带兵发起重点进攻。”
黎煌沉默不语,汉军的意图,他还能看不出来?
只是猜不准而已。
丁宁说的,跟废话没有区别。
“陛下的大军到了哪里?”
黎煌问道。
“刚从天府出发,预计还要半个月。”
丁宁回答道。
“那陈寻的军队呢?”
黎煌问道。
丁宁道“七八天怕就要到了。”
“……我们可能撑不到陛下的到来了。”
黎煌叹息道。
丁宁道“易城一破,我们就只能向天府方向而退,这一路过去,只有潜城还算有些地利可守,我们该早做打算。”
黎煌赞同的点点头,忽然看向丁宁道“当年你辅助朱繇,可是篡夺了旧楚河山,世人称你谋略无双,怎么如今就想不出破汉之策?你是不是藏着掖着不肯献计?”
黎煌的话说的丁宁老脸一红,蜀弱汉强,从根本上就没有决胜的条件,他能有什么办法?
况且汉军的统帅、谋士,都不是等闲之辈,他的那些谋略,压根就忽悠不了他们。
他,丁宁,曾经朱繇身边的顶级谋士,大梁丞相,对此也很憋屈。
见丁宁低下头,黎煌冷哼一声,这个没用的家伙,除了会说风凉话,真是毫无作用。
不过,早早准备退路,这个建议还是不错的。
于是,黎煌暗中抽调兵力出城,往潜城加固城防。
这个消息被正在赶来的刘焌知晓了,差点没把刘焌给气死。
仗还在打,胜负尚未分出,身为守将的黎煌就开始谋划退路了。
这不是说明他黎煌,根本就没有信心守住易城。
守将尚且如此,将士们又会怎样想?
那和汉军的这仗还怎么打?
刘焌命人赶去易城,斥责黎煌此举是扰乱军心。
黎煌被训斥的一脸委屈,解释道安排退路是丁宁的意思,并且加固潜城是在秘密进行,易城的守军是不知情的。
这个解释并不能让刘焌满意,打仗是玩命的,一旦怂了,就等于输了。
丁宁又一次成了黎煌的挡箭牌,这让丁宁是有苦说不出,建议是他提出的没错,但要不要执行,还得取决于黎煌。
蜀国是不能再留了,否则迟早被黎煌坑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