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非洲越来越紧张的局势,已然达到了临界点,令世界的关注目光投向了这片盛产黄金和钻石的宝地。
大英帝国不加掩饰的大规模调兵进入开普敦地区,兵力规模已经增长到2.4万人以上,对北方奥兰治自由邦和德兰士瓦共和国这两个布尔人政权构成了严重威胁,战争似乎已经不可避免。
此时在欧洲
布尔人的遭遇得到了欧洲各国的广泛同情,德国,荷兰,法国,挪威,比利时等各国众口一致的指责英国,甘冒大不韪发动侵略战争。
此时大洋帝国站了出来,联合越国,硫球,兰芳,夏威夷等国力挺英国,指责这些欧洲国家假仁假义,一边大肆的殖民他国,奴役人民。一边又出于狭隘的利益,手拿着圣经装好人,完全看不到大英帝国的利益被无情践踏。
可悲的蚂蚁妄图同大象争锋,只能受到无情的践踏,大英帝国的尊严决不容许侵犯。
大洋帝国决定;若是大英帝国有需求,将会联合上述诸国共同出兵,讨伐不臣。
上述言论立马在欧洲引起轩然大波,仿佛是在沸油中浇了一盆冷水,欧美社会的舆论顿时炸了,纷纷将攻击的矛头指向大洋帝国,各种侮辱嘲讽和漫骂潮水一般的涌来。
这就像洪水找到了宣泄口,欧美主流社会的报刊连篇累牍的抨击大洋王国,从侵占澳洲到社会制度乃至于皇帝陛下本人的崛起历程,被污蔑为史上最大的投机者。
这从另一个方面反映出,大洋帝国虽然经济崛起,但在欧洲依然很不受待见,国际地位甚至远远不如意大利王国,与大洋帝国同病相怜的还有花旗国,国际地位同样也不如意大利王国,那种感觉好像就是后娘生的,先天矮人一等。
如今在欧美社会,批评大英帝国仗势欺人是政治正确,欧洲大陆普遍的声音支持和同情布尔人,反对英国的侵略冲动。
实际上,大英帝国根本无路可退。
南非储量巨大的金矿是英国根本无法割舍的重大利益所在,英镑在全世界的金融霸权依靠的就是金本位制度,而巨量的黄金储备资源就是英镑的金融霸权基础,绝不容有失。
在大洋帝国吸引了欧美各国的舆论攒射后,伦敦并没有做出力挺的姿态,而是加紧向南非调集大军,准备用武力征服二个布尔人国家。
在国际舆论的纷纷扰扰中,英国诺福克公爵在私下场合表示;红河谷是伦敦真正的朋友,大不列颠不会忘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