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动的看着底下的学员,清了清嗓子,开始点评松锦大战。丝毫没意识到,李校长是挖了坑等着他。
对于松锦之败,身为大明官员自然也有过思考,只是一直没机会讲这件事。没想到在讲武堂,居然有机会讲。这就是好钢用到刀刃上,物尽其才。
“有幸与各位学员讲讲本官对松锦之战的看法,我很欣慰……”张同敞长篇大论的讲了半个多小时才把他的点评讲完。
大概意思还是士大夫的那一套思维,只有大略,没有具体。只谈方向,不讲路线。除了批评一堆人以外,干货非常少。
等大家鼓掌之后,李振新开始发言了“张大人讲的非常好,但我要说咱们大明在松锦失败,和张大人讲的这么好也有关系。”
张同敞被李振新这个大喘气搞的很混乱,他不知道这家伙到底要玩什么。
“为什么这么说哪?是因为张大人讲的这些,是需要学富五车的水平,才能充分理解。而我大明败就败在把打仗这种具体的技术活,交给了学富五车的人去做。这就好比你让骏马去驮粮食,既浪费也干不好。驮粮食这活就得骡子干。”否定别人的看法,又不能得罪人,还要让听的人很受用。这真是一个大学问。
总之李振新的意思很简单,考虑战事一定要从专业的角度来想这些问题,而不是大而化之,泛泛而谈。这种话听着挺有道理,可对具体执行没什么意义。
讨论松锦大战失败,就应该讨论为什么大明军队会缺粮,有没有办法预防。为什么清军的壕沟战术会起到很大的作用,大明军队怎么没有能力阻止这件事。
为什么清军的组织效率战略执行能力比明军高?锦州的明军有没有自救的可能?
这才是军官们应该思考的问题,也是军校讲战例课的目的!让这些学员们一方面增长见识,另一方面养成既关注大局,又注重细节的思维习惯。
从战例课上出来,张同敞激动的拉着李振新的手说道“邦德(李振新给自己取的字)啊,今天我终于明白了咱大明衰败的原因。这治国之道,既需要骏马也需要骡子。骏马有骏马的养法,骡子也有骡子的养法,我大明就是骏马骡子一块养,结果什么都没养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