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转眼,昌义到了平港,踏在家乡的土地,昌义的眼眶微红,感性的蹲下摸了摸地面,“回家了。”
古卓民有些归心似箭,他的年纪不小了,这次出使四年,他怕自己出意外,怕家里没依靠,一年通信次数不多,都是报喜不报忧,他想回家看看,可没功夫陪着昌义感性。
昌义回京,礼部派人到平港接人,来的是礼部的主事,四年没见,礼部人员调动是最不频繁的,熟人,昌义直起身,“金大人,多年不见,一切可好?”
金主事语气特别的热情,“好,一切都好,多年不见周大人一点都没变,反而越来越精神了。”
这话不是假话,昌义的确越来越精神,全因昌义下了功夫锻炼身体,四年的时间,武艺也有了一些样子。
金主事继续道“咱们现在就启程?还是在平港休息一晚?”
昌义是主事人,“大家都想尽快回京,今日辛苦金大人,我们现在就启程。”
金主事不觉得辛苦,巴不得尽快回京,皇上可等着呢,“好,车辆都是现成的,我们现在就走。”
昌义和金主事一辆马车,昌义眼睛时不时看向窗外,“离开多年,我都有些认不出平港了。”
金主事语气里满是骄傲,“不仅仅是平港,全国的变化很大,随着道路的修缮,大大的方便了商队,一些偏远的州城也慢慢的发展起来,全国欣欣向荣的景象,正迎来盛世。”
加上打下了航线,这几年与国外来往也频繁,他很少出京,这一次来平港看到了船来船往的繁荣,十分的有感触。
京城,竹兰看着赵氏原地打转,“别转了,转的我头晕。”
赵氏握着帕子,“娘,昌义没回来,我也不觉得有什么,这眼看着他要回家了,我怎么还心慌了?”
有一些说不出的感觉,她内心是怕的,怕什么,怕四年的时间,他们夫妻会有陌生感。
竹兰一眼就看穿了赵氏的心,赵氏这种心思敏感的人,两口子感情又好,所以恐惧陌生“昌义每次写信回来都给你精心选礼物,他心里时刻惦记着你。”
赵氏终于坐下了,“娘。”
竹兰道“我儿子我清楚,他和你一样心思细腻,认定的人就不会变,时间对你们来说不是隔阂。”
昌义和赵氏一样,不容易认定谁,可一旦认定了,那就是一辈子。
赵氏脸红了,她很少和婆婆说夫妻间的情,“娘,谢谢您。”
竹兰,“我一直没将你们当儿媳,你们都是我闺女,我是你们的娘,谢什么,你且安心。”
赵氏的脸更红了,“嗯。”
竹兰又道“真该慌的是流枫才对,昌义回来一定收拾他。”
赵氏笑了,“最近流枫和玉霜念叨,说孩子要是出生就好了,能当免死金牌用。”
竹兰也跟着笑了,“他倒是会想。”
赵氏又道“娘,现在京城都知道昌义回京,前几日又有人向我询问玉蝶。”
竹兰问,“你怎么回的?”
赵氏弯着眼睛,“我按照娘说的咱家闺女再等几年不急。”
竹兰点头,“咱家的闺女不愁嫁,要选就选个好的,现在凑上来大多是为了利益。”
昌义回来一定升官,她听书仁说,皇上的意思让昌义日后负责出使官员的差事,手里有了权力不再向以前在礼部打杂了。
现在京城都知道出使油水很足,因为昌义是第一批出使,皇上对出使官员弄回来的财务睁一只眼吧,这大大刺激了想捞油水的人。
昌义等人顺利出使回来,有了成功的例子,对出使抵触更少了,现在有心思出使的人不少。
赵氏又道,“还有明瑞,他的年纪也不小了,见的姑娘也多,他一个都没相中。”
明瑞是全家长的最好的男孩,上街都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