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于的想法就不是这样的。
他认为凡事要朝着好的方向去想,皇上这样做自然有他的想法,再说一个臣子能够像梁奕这样被信任的可不多,又怎么可能做出那样的事情来,无非是后面低调一些罢了。
所以现在摆在前面的就有两条路。
一是按照原先的计划进行下去,这样一来梁奕必将成为焦点,势必会受到最多的关注,依然被信任还好不会有太多的问题,若是产生了怀疑那么就会按照梁奕的想法进行下去,最后逐渐的疏远。
二是按照元于的计划进行下去,如此一来关注的焦点就不会主要集中在梁奕的身上,而是会有三个战场来共同承担,后面的确可能如同元于所想和以往依然一样。
如今何余的想法和两人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不过给梁奕的启发还是有的。
按照他的想法,董高逸这样做是故意的,并不是要疏远反而是另外一种保护的形式,谁都看不明白也无法理解的这种,当初都知道无论谁去做顺元总督都是可以的,最后却落到了梁奕的头上,尽管有各种合理的解释,还是不符合最基本的想法。
“何余,我理解你的意思,不过现在的局面可没有呈现出这样的状况,你又是如何确定的。”
“回大人话,属下主要从几个原因分析的,首先当今皇上虽然有立下储君的想法,但距离新皇登基势必还有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时间,在这期间无论如何,这三位王爷的能力都是可以锻炼出来的,以此来保证不会出现任何的问题,现在让大臣和王爷提前接触就是如此,可以说完全没有必要有这方面的担心。”
“其二,元于现在是大将军,在军中是有一定的威严不错,率领大军打仗也有自己的办法,同时和禹王爷的关系不错,但手里面其实没有一丝的兵权,想要调动大军都需要征得皇上的同意,就算可以私自调动,一旦打仗的时候必须要有信物才行,所以是没有威胁的,而大人现在是右都御史管理着监察院关于武将的事情,就算在军中更加的有威严,但同样没有任何的兵权,当初在顺天府的时候就可以证明,意味着同样没有威胁。”
随后何余又说了一些其他的原因和想法,都是围绕着梁奕来说的,虽然有些比较牵强,但不得不承认的是有几分道理。
最后他总结道“大人,结合这些来看,如今有董高逸这位皇上掌管着一切,驾崩后还有新皇登基来管着,无论如何都不会有威胁,所以不会出现那样的事情。”
“最重要的是现在是有三位王爷都有机会成为储君,然而最后只有一位可以胜出,所以大臣们要巴结的是这三位王爷,并非是大人,就算是有这样想法的也无非是看在当今皇上信任的份上,失去了这份信任估计会非常的难过,无论怎么说都不像是大人所想的这样。”
其实何余说的这些都是能够想到的。
看似梁奕是董高逸身边的红人,围绕在身边的人很多,但真正结识并且关系不错的大臣只有那么几位,根本就掀不起太大的风浪,造成这样主要的原因就是梁奕一直都在有意的避开这些,便造成了今日的局面。
“哈哈,看来我今日这个决定是正确的,没想到何余你居然提醒了我很多事情,其实这些都应该想到的,然而就像是元于大将军所说的一样,把一切事情都想的太坏了,以至于重要的细节都错过了,现在一回想还真是这么一回事儿。”
不得不说何余今日的一番分析让梁奕突然间茅塞顿开,都往最坏的地方打算了忽视是正常的。
这些不怪梁奕,没有办法是本身的思维导致的,因为在来到这个世界前,梁奕当时的身份就注定了必须要朝着最坏的方向打算。
就像是执行最后一次的任务一样,一共有三条退路,分别是正常撤退,一条路是迂回的撤退,而最后一条路则是拼死撤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