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七章 炎黄子孙的传统(1 / 2)

毕竟孙权饱受掣肘的原因,并不是干不过国内的世家大族,毕竟东吴过半数的力量,还是掌控在孙权手中的,特别是军队这块,历任的东吴大都督,都是孙权定下的人,基本上都是可以信任的。

而世家大族并不是铁板一块,东吴国内数得上的起码也有十数到数十个世家大族,这些世家大族合起来的力量虽然不容小觑,但是却难以聚合起来、统一号令,因此孙权若立定决心要对付这些世家大族的话,绝对是没有问题的。

只是对付这些世家大族的话,消灭少数完全没有效果,反而会激起剩下那些世家大族的拼死反抗之心,使得他们团结一致起来自保。

所以要达到削弱世家大族影响力的效果,起码要消灭一半到三分之二的世家大族,这样才能将世家大族的力量压缩到只占国家一城左右的比例,再无法危及到君王的地位。

但是一下子消灭这么多世家大族的话,他们遗留下来的力量,孙权并没有办法完全掌控,起码也要花个三到五年的时间才有可能掌控这些世家大族的力量,加上屠杀这么多世家大族,孙权的人望肯定大跌,如果有人拿这件事做文章的话,孙权要花个十年八载重新掌控这些被灭的世家大族遗留下来的力量,也一点不足为奇。

一下子失去让自己失去三分一左右的力量,要花个年,甚至十年八载才能恢复,在这个有曹魏在北方虎视眈眈的三国乱世,就差不多等于宣布自杀了,就是有这层顾虑,孙权才对这些世家大族一再容忍。

如果没有了曹魏这个强大外敌的存在,相信孙权早就对这些危及君权的世家大族出手了,就如西汉的汉景帝那样,当时各诸侯国不尊重皇帝,颇有骄横之姿,汉景帝和大臣晁错商议,意欲削夺各诸侯国的封地,使君权更为集中。

如此一来,首当其冲的吴王刘濞当即起兵,联合楚王刘戊、赵王刘遂、济南王刘辟光、淄川王刘贤、胶西王刘昂、胶东王刘雄渠等六国的诸侯王以“清君侧”的名义向汉景帝发难。

汉景帝此时并没有必胜的把握,本就有意与各诸侯国和解,拖延一段时间再作打算,正好此时袁盎向汉景帝进言,只要诛杀晁错,各诸侯国自然再没口实,只能退兵。

汉景帝听信了袁盎的话,腰斩晁错于东市,并封袁盎为太常,让他出使吴国,而七国联兵自然没有如此轻易退兵,吴王刘濞更自称东帝,显是冲着汉景帝的帝位而来,于是汉景帝不再心存幻想,命令太尉周亚夫率三十六位将军,出动大军平定此场“七国之乱”。

周亚夫颇具名将之姿,仅仅用了两个多月就平定了这场涉及半个国家的叛乱了,于是周亚夫之名及细柳营之事也传唱天下,名声直达后世,民间有些地方甚至为其立庙祭拜(笔者家乡身处岭南,就有一座周将军庙,笔者年少时候第一次听闻,还以为在南方出名的将军肯定是周瑜,谁知道细细打听,竟然是周亚夫将军,真是囧囧有神了),七个诸侯王全部被杀,六个封国被废除,只有楚国这个封国得以保留。

汉景帝与众诸侯王还是同宗同源之血亲,也上演了这么一场相互厮杀的大戏,孙权与这些世家大族无亲无故,若非对付他们等于间接自杀,想必早就对这些世家大族动手了。

只要孙权带着心腹人马去到海外之地,就再无顾虑,大可放开手脚大干特干,毕竟海外之地,现在要么是无人之地,就算是有人,也不是同种的炎黄子孙。

而炎黄子孙自三皇五帝以来,一向有一个避而不谈的传统,那就是只要不是自己同种的人,就算杀伐再多,也忽略不计,书面上是不会写上半个字的,看看炎黄子孙起源自黄河两岸,但是随后的版图不断扩大,那么这些土地难道是别人白白拱手相送的吗?

但是浩如烟海的诸多史书中,可有半条记录,记载了这些土地上原先居住的人去哪了,他们可曾建立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