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5章 军事考察团(1 / 3)

无论谷口尚真大将怎么掩饰,它在黄海的失利是显而易见的。

“出云”号的沉没举国震惊。战略成功又怎么样?至少在以张汉卿为首的中|央军委一帮人的构想中,是没打算在海上和日军一较高下的。日本海军只要不进入渤海湾,不对中国入朝部队造成大的制约和对环首都圈造成压力,就是中国的成功。

所以双方都认为自己在战略上胜利了。

海军徒劳无功,陆上僵持不下,日本试图用军事力量快速地、一劳永逸地解决问题的想法破产了。

尽管东北在打仗,整个华中、西北、华南却仍都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经济建设,就是在华南和华东,因为有香|港、上海的租界,日本海军无法实施大规模的登陆战,基本上属于小打小闹,只能对沿海各港口实施骚扰,这里的建设也是日新月异。

被渤海湾守护的京畿圈和华北也很安祥,民众工作学习生活均未受到大的影响。

国家大就是好哇!在这种情况下,在日本方面,如果有人还想继续打下去,那他就不是一个合格的政客。

少帅亲临大连,各国记者蜂涌而至。谁都知道,是少帅亲自主导了这场战争,探询中国政治、军事生活的大小事件,他的态度就是人民党的态度,就是这个国家的态度。此外,由于少帅平易近人,于社交场上也是风云人物,了解中国,他是最好的人选。

作为中国的非正式盟友,德国对这场战争给予了极大关注。当然,他们更多地想了解中国军队的作战能力,以及特别重要的是,他们所设计或指导出来的武器的实战效果。对未来德意志帝国的再度崛起,中国就是一面镜子和力量源泉。

他们尤其对发生在这片土地上的坦克战大感兴趣,他们派出了庞大的军事考察团。中国陆军对坦克的使用战术也引起考察团一位成员的瞩目,他的名字叫古德里安,现任德国陆军运输处军官。

古德里安在盯着比他更年轻、但指挥过数十万人马作战的中国少帅时,这位少帅也在旁边仔细地审视着他。

不光是他,还有德国总参谋部少校曼施坦因、维也纳新城军事学校校长隆美尔。这些日后被誉为纳粹三杰的陆军军官,鬼使神差地竟然在因为这个机会、在这个时空聚集在一起,得以让张汉卿得睹真容。

看得出,德国对于此行是真的很重视,尽管这三个人目前名声不彰,但应该都是德军中的佼佼者。这些因“闪电战”、天才般地使用坦克和有着“沙漠之狐”为敌我双方都赞誉有加的人物,是张汉卿穿越到这个世界在军事上的重要导师,只是这些导师们并不知道罢了。

现在,张汉卿这位学生,要对他的导师们宣讲应该是他们创造的成果了。这个世界的荒谬,真能让人啼笑皆非。

他们是在中德军事交流恳谈会上初次认识的,张汉卿也终于遇到了知音,能够毫无保留地把他对于现代战争,特别是陆军作战的理解分享出来。难得的是,日理万机的少帅,对他们抱有深厚的兴趣,不厌其烦地分享着在关东州坦克战的心得。

“此战我们大胜,但我们为此做出的准备是充分的,弹药、燃油的消耗量也是惊人的。现代战争,打得是资源和后勤,将来更是如此。如果遇到势均力敌或者更强大的敌人,消耗如此严重,仗该怎么打?也许仗打胜了,但是国家也垮了。

在关东州大战之初,我们就定下了速战速决的作战思想。在我们的土地上打仗,糜烂的是我们的家园,所以就想了个大踏步增强进攻火力和速度的办法,那就是利用机械化的坦克。

坦克在古代,就是重装的骑兵。有了它,步兵可以在一天之内行驶上百公里,它的突然性是敌人的致命伤,它的火力又是一般的步兵所无法超越。要不了多久,功率更大的重型坦克出现后,它的火炮口径也会变大,那时它的火力与一般的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