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国家强大之后,难免就要遇到许多问题,而大宋所遇到的就是不断发展的速度以及国力的增长。
但同时也出现了一个严峻的问题,大宋的发展和增长是建立在贸易上的。
眼下的大宋人口已经过亿,但相比后世却还是远远的不足,这些人不可能全部成为农民,也不能全部成为工人,更不可能全部成为官员。
所以大宋的职业在不断的增加,农民,工人,匠人,官员,格物官,等等都是组成大宋百姓群体的要素。
而大宋的发展离不开这些人的同时,也离不开外朝。
赵祯之所以对图格里克“倾囊相授”看似是在帮助塞尔柱帝国,但同时也是在帮助自己,帮助大宋。
大宋在不断的发展,塞尔柱却在缓慢的发展,甚至是倒退,而眼下大宋的发展速度早已超过了塞尔柱和西方所有国家和文明。
一个巨大的问题便会出现,大宋把其他文明甩的太远了,几年,十几年,大宋还能从西方世界赚到足够多的钱财,可若是相差太大,几十年后大宋将会面临与西方世界贸易的入不敷出。
贸易顺差很可能因为技术的外泄,或是西方劳动力的廉价,而使得大宋的贸易出现逆差。
所以赵祯并没有彻底毁灭西方文明的打算,甚至要帮助西方诸国,但另一个问题又来了,大宋也不能让西方世界太过稳定,这样不利于大宋在其中赚取战争财………………
就在赵祯思绪万千的时候,图格鲁克提出了他的疑问,大宋每年都要举行科举吗?那每次科举所产生的官员是否会出现之前赵祯提到的冗官现象?
对于充满求知欲的图格里克,赵祯是不会拒绝向他传授科举制度的,当然这些传授是有限的,并不会什么都告诉他。
更不会告诉他在大宋科举最初仍每年举行,但随着实行弥封、誊录,增加殿试等,使每一次考试的组织准备、人员安排等工作量大大增加,如果每年举行考试,从中央到地方都会疲于奔命。因此从宋太宗以后,科举实际上已没有每年举行。
但到了赵祯这里,经过大量的改革政府部门,增加开设全新的衙门,对人才的需求逐渐增加,同时教育所产出的人才数量激增,赵祯便正式规定每年举行一次科举考试。
每年秋天,各州进行考试,春天,由礼部进行考试。省试同年进行殿试,还要举行皇帝宣布登科进士名次的典礼。
这不光是压缩了大宋选拔人才的周期,同时也给了天下学子以及读书人巨大的希望和幸福。
一个人,一辈子能有多少的时光?读书要多少年,科举又要多少年?
赵祯的改革充分的吸纳了多余的人才,至于所谓的改革涉及了大宋的方方面面,也就是因为这些庞大而繁杂的改革,使得大宋需要的人才数量急剧增加,完全有能力消化掉每年出现数量庞大的人才。
至于科举的内容上,大宋几乎改变了原有的科举模样,原本大宋的科举基本上沿袭唐制,进士科考帖经、墨义和诗赋,弊病很大。
进士以声韵为务,多昧古今;明经只强记博诵,而其义理,学而无用。
赵祯执政之后,对科举考试的内容着手进行改变,取消诗赋、帖经、墨义,专以经义、论、策取士。
所谓经义,与论相似,是篇短文,只限于用经书中的语句作题目,并用经书中的意思去发挥。
赵祯下令废除诗赋、贴经、墨义取士,颁发了欧阳修以及后来王安石的《三经新义》和论、策取士。
并把《易官义》《诗经》《书经》《周礼》《礼记》称为大经,《论语》《孟子》称为兼经,定为应考士子的必读书。
规定进士考试为四场一场考大经,二场考兼经,三场考论,最后一场考策。殿试仅考策,限千字以上。
赵祯向图格鲁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