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千四百四十九章“最好”的大宋(2 / 2)

宋缔 我欲乘风归 2230 字 2021-03-27

知道赵祯心中想法的,多少年的体己之臣了,赵祯向想法他大多能猜得到,君臣之间的配合也已经不是一次两次。

同样赵祯也知道蔡伯俙的想法,科举事关重大,不得不慎,眼下赵旭既然已经改革,那蔡伯俙必定是支持的,毕竟自己也在支持赵旭的作法,没有什么不妥。

大宋的政治局势暂时还是不错的,没有党同伐异的事情发生,也没有结党营私,这一切都要归功于完善的检查制度。

这一届的监察院相当不错,且都是从后起之秀中挑选的年轻才俊,尤其是有着强烈爱国精神的年轻人,这是监察院的第一准则也是无可撼动的存在,谁若时触犯了这条准则,后果不光是被罢官那么简单,还要被治罪。

一个成熟的监察体系对于朝廷来说相当重要,防止腐败和权利的越界是后世也在不断追求的事情,赵祯深知一个王朝的腐败对其根本的伤害有多大。

防微杜渐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便是在后世那位“乞丐皇帝”的剥皮填草之下,腐败和专权依旧没有被消除,甚至愈演愈烈。

所以赵祯从未想过立刻让腐败从大宋消失,这是根本不可能也是不现实的事情,唯一的办法就是增加腐败的成本,加强监察机制,让腐败难以在朝堂中滋生,或是被快速发现以受到应有的惩罚。

完善法制,加强监管,然后让贪官污吏玩忽渎职之人受到难以承受的处罚,让世人唾弃无立锥之地,这就是赵祯的做法。

当然这样的手段难免让朝臣们有所非议,毕竟时同僚也士大夫,就这样遭到灭顶之灾实在太过可惜,别说东山再起的机会,甚至连做人的机会都没有了。

但赵祯的做法却得到了世人的大呼“过瘾”,贪官污吏的官员就应该让他们不能在做人,大宋的百姓可不会去同情他们,相反对他们的憎恨要深得多。

现在的大宋官场几乎没人敢公开或是隐秘的贪没,监察院的人几乎已经超越了御史台,一旦被他们盯上这辈子就完了。

当然如此一来,大宋的科举也变得更加的公正,对大宋的莘莘学子来说无疑是福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