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对角厮罗以及吐蕃王朝的决心是无比坚定的。
这就像是一次大浪淘沙,把一些不坚定以及不虔诚的人从逻些城中淘汰了出去,给角厮罗留下的都是精锐。
而随着角厮罗率领吐蕃人的不断西迁,这样的步骤还会进行,总有人舍不得离开吐蕃高原,角厮罗若是强迫他们离开,那他就是太蠢了。
大宋的西征早就了吐蕃的西征,而大宋在获得此次决战的胜利之后,也将划出属于吐蕃高原的土地。
也就是属于大宋的高原土地,这需要一个漫长的时间,毕竟大宋的绘制舆图的官吏并没有收集到来自吐蕃高原的全部消息。
他们要进行实地测量,要进行一个庞大工程的完善,这是大宋的根本法则。
每当大宋占据一片全新的土地之后,舆图的绘制以及完善乃是当务之急,大海对面的海东州舆图到现在还未彻底完成,大宋的舆图绘制官员有些已经在海东州带了数年之久,有些甚至立志要用一生时间来绘制出一本完整完善的海东州舆图。
高原的情况也是一样,但这并不影响宋军对角厮罗以及其追随者的驱逐。
宋军会留下一部分人在吐蕃驻扎,这里也将迎来更多的大宋官吏,他们要开始用大宋的律法以及制度官吏吐蕃,同时也要尊重这里的习俗。
赵祯在看着不断出城的吐蕃人心中微微有些心痛,毕竟这些人在后世也属于中华民族大家庭的。
虽然角厮罗会率领一部分吐蕃人开始他们的西征之路,但这在某种程度上也算是部份吐蕃人的西迁。
一个文明拥有最基础的权利,用自己的脚“投票”,在吐蕃高原不适合他们待的时候,吐蕃人开始西迁。
赵祯放他们离开不是因为心慈手软,而是因为不希望战争再继续下去,不希望汉家文明和吐蕃文明之间彻底结下死仇,成为永远的死敌。
在赵祯眼中,吐蕃人也属于华夏,也是一个曾经辉煌又无比灿烂的文明。
而角厮罗的选择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赵祯的利益,也让赵祯把最后的围城之战结束在了一场外交谈判之下。
宋军可能有些怨言,毕竟大军在高原上如此疲惫,最终是为了和吐蕃进行一场决战,大量的歼敌以获取战功。
而在国家利益面前,他们的战功并没有那么的重要,当然在得知战功翻倍之后,这些大宋的“好男儿”也就因为没有发动最后决战而感到侥幸,因为谁也不知道自己能否活着回到家乡,现在带着双倍的军功荣归故里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大宋的老兵都知道,真正上了战场,没有什么比活着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