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八章 言传身教(2 / 2)

等个几百年,一个昏官,几个奸臣,就直接再一次掀起乱世。

学宫,就是他们这些人的希望。

陈大哥后来也开始打算,等到自己那八岁的儿子长大,到了十八岁就送入学宫。

一个时辰之后。

江枫带着他们差不多看完了玉山书院山脚下的所有田地,和这些农户一个一个打交道。

如今坐在一片山坡,看着下面的田地。

“你们有什么感想,可以畅所欲言。”

一个学子站出来说道“农学乃是基本,有了农,才有了粮食,有了粮食,大唐人才能够吃饱,吃饱了,才有力气做事情,才能够活下去。

粮食是支撑大唐能够繁华和昌盛的基本,农户便是种出这些粮食的基础。”

“可是如今好的田地都掌握在那些乡绅以及庄主的手中,农户种着这一大片的田地,到了最后,也只是得到很小一部分的粮食。

长此以往,当没有了农户,那粮食又该怎么被种出来,某觉得,农户也应当被重视。”

“士农工商,本就是读书人治理天下,农户耕种天下,工人修筑工事,商人……

商人喜追名逐利,却也不是没有用处,最起码可以让北方之物卖与南方,让南方之物卖与北方。

国师您当初也说过,商人是大唐繁荣之基础,是让大唐货币流通起来的工具,是让百姓手中能够有钱财的工具。

所以我觉得这士农工商缺一不可,每一个都非常重要。”

“……。”

江枫听完学子的发言,这才说道“每一个人的所得,汇集起来,便是你们这一堂课的所得。

你们大可回去之后稍加整理,然后再根据自己的理解,选择一个方向去探讨,写一篇文赋出来。”

“喏!”

……

江枫这种特立独行的教学方式,让玉山书院的山长们有一些头疼。

因为学子们突然变了样。

不再是以前,他们教什么,学子们跟着学什么。

现在是,他们教什么,学子们会提出很多疑惑,会有很多见解。

而且,这些学子说的好像都有一些道理。

他们竟然无从反驳。

学子们快要比山长还要厉害,还要聪慧博学了。

那他们这些山长,还教个什么呀。

本来,有一位大儒,见到江枫这种作风,就直接提出来不教了。

这还不行。

一日为师,岂可因为理念不同就说不教了就不教了。

江枫可是义正言辞,说的这位大儒羞愧不已,继续呆在玉山书院中。

为了不让大唐那些学宫教出来的学子,最后都是书呆子。

江枫向李二陛下提出来规范教学内容,也就是编撰教材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