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没有持续多久,就很快地结束了,政事堂的宰相们都挺忙的。
唯独首相赵诚留下了下来。
难道是皇帝心生忌惮?准备辞相?
当然不是啦——
而是赵诚担任主编撰的唐末乱史,也就是六代史,历史上的五代十国史。
经过两年的粗略编辑,由于是近代的史书,许多老臣,旧籍都在,采集史料那是相当的方便,甚至许多老臣等私底下还编撰私史。
比如,范质的《五代通录》,就是很好的底本。
这般,再加上翰林学士们的齐心协力后,两年时间编辑六十的历史,可谓是相当的通畅。
历史上以薛居正为首的五代史,也叫做旧五代史,只用了一年半。
而李嘉让翰林学士们进行编撰,可谓是人力物力充足,别的都不提,各国的起居注,那是清晰明白。
“启禀陛下,史书暂命为《梁唐晋汉周宋书》。自朱温篡位,至大唐复立灭宋,之间六十载,所以史书共编撰一百八十卷,其中,纪六十八,志十四,传九十八。按断代为书,分为,梁书、唐书、晋书、汉书、周书、宋书,各十余卷至五十卷不等。”
赵诚颇为荣幸地说道,脸上止不住的得意。
编史,对于文人来说,的确是至高无上的荣誉,名留青史,如司马迁,班固等,能够担任主编即使作为宰相,赵诚依旧难以掩饰心中的兴奋。
“多少字?”皇帝听闻到那么多的书,表,志,传后,皱起眉头,这是史记的标准,就是对于他来说,完全没有直观的认识。
“这……”赵诚被这个突兀的问题问道了,这个角度太刁钻了,他一时间有些回答不上来。
思虑了片刻后,他才轻声道“由于史料充沛,约莫有五十多万字!”
闻言,李嘉第一反应是感觉好少,这在,就是阑尾书,但一想起这是古代,就觉得很正常。
因为其用的,都是文言文,讲究言简意赅,翻译成白话,起码得翻两三倍,这样一来,就显得格外多了。
要知道,史记,可以是描绘三皇五帝到汉初,两三千年的,也才五十二万字,六十年用五十万字,已经算多了。
“五十万!”李嘉轻声呢喃着,然后看了一眼赵诚,说道“史书的名字不成,太长了,就唤作《唐末六朝传》。”
赵诚闻言,点点头,表示明白。
“如此处理李存勖称唐皇一事?”
李嘉轻声问道。
李存勖的地位很尴尬,他是沙陀人,赐姓为李,但却僭越称帝,而且国号为唐,这就让李嘉很尴尬了,岂不是说,他这个唐,承继是李存勖的唐?
但要是不承认,人家的确是称帝了,这是不可抹杀的,而且还很尊敬前唐宗室。
所以,这对于编撰历史的人来说,是很大的困难,一个处理不好就是政治法统的问题。
这也是为何史书国修的缘故,也是赵诚之所以亲自汇报给皇帝的原因。
如果没有皇帝的认可,这本书就根本无法印刷,弄不好,反而影响他的政治生命。
赵诚身躯微微下弯,面色严肃,拱手道“陛下,李存勖受封晋王,可书其为晋主,国号为唐之事,则一笔带过。”
“哦?”李嘉来了兴致,他直起身,说道“可是效仿《三国志》,以刘备为蜀先主之事?”
众所周知,西晋的法统来自曹魏,而曹魏又来自东汉,所以,曹魏在史书中,必须是正统,而像蜀汉这种宗室自立,就不能称帝,刘备只能以先主称之。
这就是所谓的春秋笔法,区区一个称谓,就代表了一切。
李嘉对此倒是满意,毕竟李存勖是晋王,以晋代称也无妨,但石敬瑭呢?人家的国号可也是晋。
“石晋可称之为东晋,李近可称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