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服了吕布,陶商接下来还有一件要事需要解决,那就是镇守庐江郡的孙家。
孙家和吕布一样,也是陶商的附庸,但陶商有一定的信心让吕布投降,但却没有信心让孙策投降。
从根本上来讲,吕布的年龄和志气几乎已经丧尽,他一把年纪又不是士族出身,所以在天下大势明朗之后他自然还是会放弃他的理想和志气。
但孙策却不一样,他的父亲昔日是长沙太守,又自称是孙武之后,心中一向素有大志。
当年孙策给自己当附庸,在某种程度上来讲,可以说是缓兵之计,至于这个缓兵到底能缓到什么时候,却不太好说了。
陶商受降了吕布的将士们之后,随即按照规矩即迎吕玲绮入门,在操办这件事的当中,他也想多多少少的去试验一下手下孙家的态度。
他先是以公文的形势发书邀请孙策前来彭城参加他迎娶吕玲绮的婚礼,然后又模仿小桥的笔记,跟周瑜写了书信,信中表明想冲着这次陶吕通婚,乘着孙氏来彭城,与周瑜见见面。
这些年来,陶商一直时不时的与周瑜做笔友,当然是以小桥的身份。
周瑜若是知道他的笔友是个男的,也不知道会不会疯。
但陶商也曾想过,周瑜或许也是借着小桥这个笔友,在时不时的观察自己的动向,或是给自己布置迷魂阵。
势力间的政治斗争之间,什么手段和小花招用出来都不为过。
吕布和陶氏联姻,在孙家无疑掀起了一场风波。
孙策找来手下的周瑜,吕蒙,以及吕范,程普,黄盖等人商议此事。
“陶商和吕布的女儿联姻,照这样的情形看来,只怕吕布已经是彻底归顺了陶商,联姻在一定程度上来讲,或许也是吕布投降保护自己的一个手段而已。”
孙策听着吕范的诉说,突然道“那陶商邀请我前往彭城参加其婚事,是不是也想让我归顺?”
周瑜点头道“这一段时间,陶商手下那个与我常年书信的桥氏之女,也曾来信,暗里探寻口风,想来这应该是陶商授意的。”
孙策认真的思虑了片刻,方道“公瑾,陶商千方百计的邀请我去参加其婚,为的是什么?”
周瑜很是郑重的道“先礼后兵。”
孙策道“公瑾此言何意,还请明示?”
周瑜环顾了众人一圈,最后为他解释道“陶商邀请伯符去参加婚礼,一定会用话敲打于你,让你仿效吕布一样,率众归降,伯符你若是答应了他,则此事易了,但你若是不答应他……想来以陶商的秉性,也不会让你回来。”
孙策低声道“你的意思,是陶商会扣下我?”
周瑜点头道“非常有可能。”
“他有君子之名,难道不怕世人在背后说他?”
周瑜摇了摇头,笑道“依他目下所处的位置,想要对外编一个理由,让伯符你常驻他的势力内,想来很是简单,随便给你换一个朝廷的职务,就是名正言顺之举。”
孙策站起身来,在厅内来回转圈。
少时,却见孙策猛然停住了脚步,高声道“既然如此,那我不去便是了。”
周瑜闻言苦涩一笑“若是不去,陶商心中必然起疑,只怕他日后一定会想办法对付咱们……刘表和我们有世仇,若是连陶商都对付我们,单凭这庐江一郡之地,我们只怕是难以久撑的。”
孙策重重的一拳捶在桌案上,怒道“难道我的孙家军就得这么双手奉献给陶商,从今以后,我等皆成了他人之将不成?”
周瑜一时间也想不出什么好办法,只能是无奈一叹。
这个时候,却见孙策的下方,一个十七八岁的年轻人站起身,对孙策拱手道“兄长,弟倒是有一个办法,可以暂缓此危。”
说话的人,乃是孙策的弟弟孙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