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孟子之后,稷下学宫再没有任何人的出游能引起如此轰动了。
三百余名在册的稷下先生,除了不良于行的几位,几乎悉数到齐。而在他们身后,更有数千名学子屏息以待。
荀子离齐,不但是稷下学宫,更是整个齐国学界的重大损失。
当此之时,再大的欢送场面似乎也并非难以想象。然而没有人敢于阻止荀子的出游。
这样一位身负天下众望的大儒,只要齐王还未决定不再需要任何一位士子的效忠,他就不可能用强力来约束。
劝说自然少不了,然而在第一次失败之后,田建也好,后胜也好,都放弃了。
然而今日,齐王还是来了,就站在队列的最前方。
初次见面,田建与扶苏都给对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虽只有十四岁,田建的身高已经不下于一般的成年人,只比扶苏低了半个脑袋左右,而且他壮硕的肌肉将布料撑得鼓鼓囊囊,显然并不缺乏锻炼。
假以时日,这位齐王必将是一位山东壮汉。
如果他还能有时日的话,扶苏在评价最后又添了一句。
荀子出游,齐王建来送一程并不令人意外,不过他的目的已经不在于荀子的去留了。
一番意料之中的寒暄过后,齐王小意地从卢炯手中搀过了荀子一侧的臂膀。
于是齐昭两大强国的主君与储君,共同搀扶起了一位饱学老者。
这一幕,必将长久留存在有幸得见的稷下人的心中,而成为这幅图景中的人,扶苏与田建二人此举,也会被传为佳话。
田建此时却未想那么长远,他只是想有一个能够与扶苏面对面聊天,却不会被后胜监听到的机会罢了。
“昭国欲同大齐结亲一事,是公子放出的风声吧?”
田建转过头,面带微笑,似乎只是在与扶苏聊天气。
扶苏闻言也转头对上了齐王有神的双目,“齐王少年英杰,扶苏当然愿意交好。”
“是公子,却不是大昭。”田建敏锐地发现了扶苏语中的漏洞,“不过未必所有人都能洞悉公子所言。”
“况且此事对大王而言只有好处。”扶苏丝毫不担心看出自己用心的齐王会如何发难,因为正如他所言,在齐王即将有机会亲政之前,如果有大昭的支持,对田建是极为利好的消息。
这样的消息哪怕最终被证实为谣言,在此之前也会影响很多人的选择,而一旦有人在君相之间做出了选择,那事后再想改变立场,就不那么容易了。
“这也是寡人想不通的地方。”田建当然看得出此事对自己十分有利,但他想不出扶苏如此做的原因,而不明原因的帮助,总是让人接受起来没那么舒服,“公子能够从此事中获得什么好处呢?”
“齐王的友谊,不够吗?”扶苏眨了眨眼,语气诚恳中带着戏谑。
这让田建有点疑惑,“虽然寡人不喜后胜,但也得承认,就此刻而言,后相的友谊似乎比寡人的,更为有用?”
“后相的友谊有价可售,而大王的,却是买不来的。”
田建再次集中精神探寻着扶苏的眼神,想要从扶苏看似真诚的眼睛中找到能够洞悉他意图的蛛丝马迹。
然而,他失败了。
扶苏对自己表情语态的控制,在经过甘茂的多次磨炼,还有其以身作则的示范过后,几乎已经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
仅凭一个或许聪慧过人,但毕竟经验欠缺的十四岁少年,是看不出破绽来的。
“无论公子是否真心相助,”在即将走出学宫之前,沉默不语良久的田建终于又开了口,“只要田建还在君位一日,齐国就是公子的朋友。”
扶苏的神情中终于敛去了最后一丝戏谑。
这位齐王,直到此时,才真的给了扶苏意料之外的震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