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鄙的添油战术,逐渐到达了高潮。
喜获大量军功的昭军如同捡拾财宝一般,被魏人的人头吸引得越发深陷。
晋鄙之所以没有一次性投入大量兵力与昭军决胜,自然是因为败局已定。
若此时投入大量兵力上前,的确可以多给昭军造成一些额外杀伤。
然而代价就是,赵军骑军到达战场之前,魏人就会失去全部战力,到时候突袭的赵军所要面对的,就是几乎全盛的昭军所有战力。
即便被人视为昏招,晋鄙也要以这样的方式,牢牢吸引住昭军主力,为赵人扯开一线机遇。
那么上将军王翦,看得穿晋鄙的招数吗?
答案不言而喻。
那为何王翦不停下对魏军的收割,保持足够战力来应对身后有可能突袭而来的赵军呢?
不是因为担心强行阻止士卒们收割军功,会引起军士不满。这点军功而已,分到每个人都上不到一个脑袋,上将军自然有信心压得住军士们甚至都可能不会泛上的不满。
也不是因为担心撤退引起溃败,即便是身在局中,随着战线的不断前推,再怎么愚笨的人也看得出胜利已经近在咫尺。
而是因为得不偿失。
仔细想想,此战的目的是什么?
上将军早已说明,此战目的在于尽早平定魏土,以免战事拖延到秋收之后引起大规模饥荒,导致大量魏国灾民的产生。
要做到这点,就要尽量多的消灭魏人战力,以使安邑无人可守。
而赵军前来突袭的目的是什么?
自然是在保证魏军还有可靠战力的情况下,从昭人背后杀出,获取一线胜机。
那么只要眼前魏军全灭,赵军作战意图就会在两军正式交战之前失败。
既如此,上将军何妨配合晋鄙来一场心照不宣的慢火烹油呢?
晋鄙不愿意一次性投入所有战力,让王翦吃个痛快。
无妨,上将军不是性急之人,可以慢慢吃。
无论赵军可能的突袭会不会来,眼前的二十万魏军,王翦吃定了。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上将军会对赵军的突袭毫无准备。
杨端和能力自然值得信赖,可是要做到万无一失,只靠一个人显然不够。
“李庆之。”王翦再次点将。
“末将在。”
领三万后军,结阵在后,谨防敌军偷袭。
敌军?李庆之略有不解,魏人已经被团团围困,哪儿来的敌军上前?
当然,无论军令看起来多么费解,也不是废话的时候。“末将领命。”
“林渊。”
“末将在。”
“收拢右翼,广布斥候于后,若出现大股骑兵来袭,立即迎战并回报。”
“末将领命。”
扶苏默默听着,领会了老将军的意图,毕竟军机处作决断之时,他也在场。
“上将军是以为,杨端和或许未能拦住赵军?”
“或许拦得住,或许拦不住。这并不重要。”
上将军轻拍扶手,看着逐渐西往的太阳,语气悠远,“为将者,临敌不予敌军任何胜机,才是重要的。”
日头逐渐西斜,即便是扶苏也觉察到了不对劲。
已经到了这个时候,无论杨端和还是赵军,都应该出现了。
然而除了早先杨端和派来的传信兵通报了赵奢军少量骑士出现在景谷之后,后方就再无消息来报了。
既然杨端和已经和一路赵军交上了手,算算时辰,另择一路的赵军,此时也应该出现了才是,他们去哪儿了?
总不能够迷路了吧。
扶苏有些好笑地想着,在战场上迷路这种情况也并非没有先例。
又过了大约半个时辰,眼看魏人仍在负隅顽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