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家是一群最没有人性的家伙。
即便看起来最为温柔美丽的人,也是一样。
在巴蜀之地,清夫人的名号一直以来都是以“大善人”的形象出现的。
整个巴蜀的经济、粮食命脉都握在这位善人的手中。
正因为这位善人的存在,巴蜀的土人们才有机会吃上饱饭,而各族的族长,也能够因为出卖族人的劳动力,不用劳作,便能获得足够他们挥霍的金钱。
这样的清夫人怎么能不是善人?
简直是活菩萨。
虽然在巴蜀的矿洞之中不知道填满了多少各族土人的尸骨。
然而这都是他们自己的选择,没有人会将这样的业障放到菩萨心肠的清夫人身上。
而清夫人构建的这种联通各层势力的商业模式一直以来都是巴蜀工商业能够持续发展的基础。
这样的基础让怀氏一跃成为巴蜀不让王侯的大家族,也让怀清这个名号响彻了整个天下。
然而接替了清夫人过半产业的怀瑾,此时却面临着这个基础土崩瓦解的困境。
当年清夫人之所以能够从土人部族中获取廉价劳动力来为自己的产业做工,除了因为土人部落需要她这样一个能够大量生活必须品的渠道之外,还靠了八个字。
除此一家,别无分号。
说白了,就是绝对的垄断。
对巴蜀盐业、矿业、奴隶、丝绸,乃至于粮食产业的全面垄断,导致土人除了向怀氏低头做狗以外,别无选择。
不与怀氏相勾结,就意味着不足将会失去怀氏的一切便利。
不是没有心怀怨怼的土人部落对此表示愤怒,并进行了反抗。
然而事实最终证明,这样的反抗,是徒劳无功的。
绝对的垄断产生绝对的利润,这在古今中外都是一样的。
而这样的垄断,在大昭贯通巴蜀之后已经摇摇欲坠了。
“盐铁专营”的政策本质上就是将盐也与矿业的所有权收回国有,只向私人性质的商家开放有限且有偿的使用权。
而且在扶苏领先时代的法条束缚下,盐商根本无法凭借盐引获得超过太多的利润,因为可供百姓的选择太多了,贸易保护壁垒被破除的情况下,你的售价太高,人们自然会有别的选择。
因而贩盐的利润虽然仍然很高,但却远远没有以前的暴利了。
采矿业同样也是如此。
按照昭律的规定,铜铁等矿石开采出来之后必须要统一出售给国家。
而国家给的定价几乎是定死了的。
你敢跟始皇帝讨价还价试试?
至于奴隶产业,更是遭受了根本性的打击。
奴隶,一直是律法的灰色地带。
在昭、楚力量对比尚未失衡的时代,为了能够争取巴蜀的归心,昭国对于奴隶产业的存在一直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
而这样的情况在两国力量对比完全一边倒的现在,也同样不复存在了。
一纸“禁奴令”的到来,彻底让奴隶产业从灰色产业变成了黑色产业。
同样,禁奴令也是出自扶苏的手笔。
这样的律令并不完全是出自道德感,而是有着更为现实的意义。
国家的强大需要人口,而奴隶并不是“人口”。
奴隶不参与征兵,同样也不算人口数,国家从最重要的税收和征兵上,都无法从奴隶身上获取一丝一毫的利益。
因而奴隶产业实际上损害的,是国家利益。
那么在楚国已经不足为虑,昭国对巴蜀的掌控已经上升到足够地步的情况下,直接废止奴隶贸易就是理所当然的了。
上面这些都是对怀氏产业的冲击。
然而仅止于此的话,怀瑾还不至于彻底陷入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