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2章 北宋以来,一人而已(1 / 3)

鉴宝无双 青木赤火 190 字 2021-03-23

吴夺拿起来的,是一件笔筒。

这件笔筒不是常规的圆柱形,而是方斗形。

方口方底,上大下小,上口边长大概十二厘米,下口边长大概八厘米,高度大概十厘米。

四个面皆为山水画片,画意清丽舒朗;而从青花发色来看,吴夺感觉应该是明晚期到清早期所用的浙料。

这件笔筒也有个问题。

太新了。

几乎没有使用痕迹,也没有明显的包浆,釉面光鲜亮丽,上眼感觉火光未尽。

火光又叫贼光,但凡出窑不久的瓷器上都有,所以有时候买卖瓷器,买家一看是新仿,含蓄点儿就会说“您这东西有点儿烧眼”或者“烫手”。说的就是新仿瓷器上的火光。

不过,乍一看火光未尽,但是细瞅之后,却又感觉这种光亮好像不是那么“烧眼”,光亮中还有一种滋润感。

这件青花方斗笔筒,经得住品。看来看去,又有点儿“真赛假”的感觉。

这一点,不能单纯看,要继续鉴定,综合评定。

吴夺翻底。

这一翻底,吴夺不由愣了一下子。

露胎的地方和胎釉结合处,倒是没问题,典型的康熙早期瓷器的特征,再结合浙料发色,还有山水的画工特点,本来大致可以忽略太新的问题了。

但,这东西它有款儿。

首先,康熙早期的瓷器,无款的多,有款的少。

更关键的是,这个款儿,是六字篆书款大清康熙年制。

康熙朝的瓷器,六字楷书款最多,四字楷书款“康熙御制”也能见到;但是,篆书款,实在是极为罕见。

反正吴夺是没见过。

这个“没见过”不仅是指实物,而且包括图片、书籍以及查阅过的所有资料。吴夺顶多也只是听说,康熙晚期曾经偶尔出现过。

但是,这件青花方斗笔筒,综合来看,却又以康熙早期的特征为主。

如此一来,这件笔筒就不得不让人生疑了。

加上特别新,特别亮,就算是高手,也很容易ass掉。

可吴夺不是一般意义上的高手。

正当吴夺准备好好听听的时候,原先坐在八仙桌边喝茶的那个胖乎乎的秃顶老头儿过来了,“后生仔,钟意呢个笔筒?”

“是啊,正想好好看看呢!”

“馁唔系已睇咗好耐嘞?”

胖老头儿说的是粤语,第一句吴夺勉强听懂了,但是第二句实在没听懂,“不好意思啊老先生,我对粤语······”

“噢,我系说,你不系已经看了好久的吗?”胖老头儿说普通话有点儿吃力,但也不是不行。

“我刚才,看的是外表;我现在,要听听它内心的声音。”

“哈哈哈哈。”胖老头儿大笑,“你好幽默,你听。”

房卫国此时站在他俩对面,也在看一件瓷器,他看的瓷器是一件凤尾尊,他是奔着最大的器型先上的手。

听到吴夺和胖老头儿对话,房卫国也不由笑了笑,“我说老先生,您是老板么?”

“你看像吗?”

“像。”

胖老头儿点头笑,还挺可爱。房卫国也没再多说,低头看起手上的凤尾尊来。

吴夺此时已经“听”进去了。

他没想到,信息量还挺大。

这件方斗笔筒,是不折不扣的康熙官窑。

而且,这件方斗笔筒,是康熙赏赐给一个人的。这次赏赐,不是从内库中拿出备用的东西赏赐,而是专门命御窑厂烧制,特地赏给这个人的。

那一年,是康熙十六年。

那一年,这个人的老婆难产而亡,他一时难以自拔,郁郁寡欢。

那一年,康熙命御窑厂做了这么一件笔筒,赏赐给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