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三一章 钓鱼杀局(1 / 4)

南少林寺寺门前约莫三十来丈外的登山石阶处。

两旁分落有不知哪个年月从山头上被雨打风吹下的七颗嶙峋巨石。

因种种原因未被破碎或是挪开的七颗巨石,经年累月厚土沉积,爬满一层换一层的青苔,被边上老树探出的虬根缠抱,非但个头不见变小,反而历久弥新、越来越大。

不知不觉间,巨石早已同登山石阶融为一体,却也让本是丈许宽的山道只能容下三人并肩通行。

时过境迁,本该算是过路障碍之物却也成了处地理标志。

对大多南少林僧人和访寺香客来说,这七颗需要三四人才能环抱的丈高巨石与迎客石无异。

见七巨石尤见南少林,倍感亲切。

可于刚突围至此的姜逸尘五人而言,前头这七颗巨石却好比航道中的巨礁,不仅挤窄了通行面,还增大了触礁风险。

从天上打横俯瞰,巨石分上下两排,形似巨兽齿喙,仿佛下一刻就将闭合,把五人吞入腹中。

就在姜逸尘向其余四人发出预警之际,藏青色的天穹忽而有点点亮光点缀。

点点亮光泛着黎明的曙色。

却非破云而出的真正曙色。

很快亮光连线,连片,密密麻麻,铺天盖地直向姜逸尘五人立身范围及周遭落下!

青天无日,那点亮半边天的光亮自然也不是繁星,而是火矢!

南少林寺门前千步石阶最适宜布设埋伏的,当然是被七颗巨石挤占了大半腾挪空间的隘口!

而空气中飘荡着的淡淡酒气,该是内家高手将酒水蒸腾汽化,用以助燃之故。

“倒真是大意了。”大口喘气的季喆,重重地叹了口气,话语中竟听不出多少紧张感。

“嗯,马厩前有些热血上头了,此后该当更小心些才是。”石中火也跟着自省道。

“你们自己小心。”梦朝歌这话是说给冬晴与姜逸尘听的。

显然在火矢出现后不久,五人已有了对策。

梦朝歌与石中火、季喆三人则留待于巨石堆间,背向而立,呈铁三角之势,合挡箭矢。

冬晴和姜逸尘各分一路去寻根觅源,打探敌情。

能解决多少藏匿在暗处的射手便解决多少,实在力有不逮即回撤汇合。

……

……

古来有云,将军死沙场,剑客死江湖。

大意是说每个人若有一死,最好的归宿莫过于他们成名之地。

因为将军一旦入江湖,就容易死得莫名其妙且毫无价值。

而剑客征战沙场,纵使能一步杀十人,仍只能影响小局,却难改大势。

最终也只会成为马蹄下的一滩烂泥,死后无人铭记。

虽说中州两千余载历史中,尤其是近百年来,有足够多江湖人死沙场的荡气回肠事迹在佐证天无常数、事无绝对,但从没有人去否认一己之力在千军万马前的势单力薄。

自天而降的火矢不比沙场箭阵,齐整、成规模、一茬接一茬,教人无处遁形。

却如同一场倾盆大雨般,将前后十来丈距离的登山石阶完全笼罩其中。

不是沙场,胜似沙场。

江湖高手能在当中支撑多久全身而退,甚至安然无恙,便值得画上个问号。

更值得一问的是,倘若埋伏方仍还是红衣教一系,那是否便说明对方已具备了成军作战的能力?

在场五人不是一帮之主就是帮中长老护法,在中州江湖中能在稍具规模的帮派中担起如此名分的,自不会是等闲之辈。

可要想接下这份形似沙场的考教,没点够硬的本事还真不行。

噹噹噹!

一支支火矢在临近梦朝